本栏上期探讨了动量指标(MTM)这个技术指标的运用,目的是研判指数在未来几个交易日的波动趋势。之所以运用MTM指标是基于这样一个市场短期交易规律:“涨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涨”,而MTM反映的就是短期内指数的涨跌幅度,不过事情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通过指标简单的计算公式我们发现,其计算的是头尾两天的收盘指数,并没有考虑中间的收盘指数,而对于市场来说尽管几天前的指数确实还历历在目但其间的变化有时候影响更深。比如前天大涨,然后昨天大跌,到今天为止似乎又重归平静。这种被指标所忽略的起伏过程是不会被市场所忽略的,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漏洞。
由于EMTM(MTM的平均线)在计算中涉及到了时间段内所有的MTM,所以EMTM已经考虑到了前面所提到的情况,但这仍然只是我们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解决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实际上很多问题都会在EMTM指标运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探讨更深层次的运用方法,下面将分析几个EMTM应用过程中的要点。
要点①:研判点位过高或过低。
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现象,它会降低我们的研判准确率。
比如某指数周一收于3000点,周二的研判点位在2920点,目前是上升趋势,按照我们的研判方法只要周二指数收盘高于2920点就能够保持上升趋势。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周二指数仍然会上涨,如果指数的上升趋势要逆转的话收盘要跌破2920点,这就相当于周二指数的下跌幅度起码超过2.74%,这对于一个正常波动的市场是小概率事件。
实际上这个结论通常是错的,指数一般都会在周二下跌但不会跌破2920点,其中的道理在哪里呢?
重新回到指标的计算公式我们就可以发现,在上升趋势中研判点位过低是表明在短期内指数的涨幅已经比较大,由于“涨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涨”,所以周二指数继续上涨的压力会比较大。当然,由于指数距离2920点较远,所以周二也不会跌破2920点。
过低的研判点往往是一个关键时点,因为指数的短期涨幅已经比较大了,能否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关键就在这两天。
我们最终的研判结果为:周二指数可能下跌,上升趋势将经受考验。
要点②:指标的绝对位置。
我们在使用技术指标的时候一般都是研判技术指标的高低位置和走势,然而现在我们似乎不再需要EMTM的走势图了,因为我们只需要计算EMTM未来的研判点位就可以了,但这是欠考虑的,指标的走势图仍然有研判的价值。
当指数收盘高于研判点位就表明趋势为上升,反之为下跌,这是我们的基本研判方法。不过在实际研判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上升和下跌的信号经常会反复交替出现,如果这种截然相反的信号频繁出现那么我们的研判方法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这对于操作毫无意义,所以我们还需要指标的走势图来辅助。
从EMTM的走势图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对MTM进行了平滑处理,所以EMTM的图形比较平滑,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以0为轴心上下波动的,在绝对位置较高的情况下指标下跌的可能性较高,最多也就是晚几天下跌,反之亦然,结合这个特征我们就可以有效研判趋势忽涨忽跌的情况。
具体方法是结合EMTM的绝对位置进行研判。如果EMTM位置绝对位置较高且开始回落,那么即使出现上升趋势也谨慎待之,反之亦然。
要点③:结合其它指标综合研判下一个交易日的趋势。
本栏上期提到有很多指标可以提供下一个交易日的趋势转折点,其中乖离率(BIAS)是一个不错的常用指标,经过平滑以后的乖离率指标EBIAS可以提供下一个交易日的研判点,将这个研判点与EMTM的研判点结合起来我们的研判就会更有把握。
比如周二EMTM的研判点是2920点,EBIAS的研判点是2960点,如果周二指数收盘为2950点,介于EMTM和EBIAS的研判点之间,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种状态称为趋势不明或趋势遭遇阻力。
基于“涨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涨”这样一个市场规律,类似EMTM的技术指标研判方法是较为有效的,但这仍然只是对一个短期市场所形成的趋势进行的研判,如果基本面出现的较大的变化那么趋势的变化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潘伟君)
技术指标的深层次运用
评论
编辑推荐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