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东局势及对国内股市民生的影响
近来因忙于俗务而无暇关注发生在北非的动乱事件,更没打算就此事发表评论文章,但前两天国内一位朋友给我发来一份考题:“请谈谈最近中东局势对中国股市和民生的影响”,所以只得对该事件思考一下,写一篇短文出来发给朋友参考,今天将该短文略为整理后作为博文发表出来。
我不知道国内对近来发生在北非的动乱事件报道偏重于哪方面,报道有多热,但在印尼国内,人们更关心的是前两周发生在当地的宗教冲突(导致3人死亡)和税务官员腐败及各政党内斗等国内事件,有关埃及变天利比亚内战等都不是热点话题。近日当地中文报纸对我国政府动用海陆空各方力量高效快速地从利比亚撤离全部3万5千余名公民并协助他国撤离2000余名国民一事高度赞扬,广为报道,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对此我感到十分自豪。
国内民众对中东局势是否稳定十分关心是完全能够理解的,最主要原因自然是涉及到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因为国内石油消耗已经高达55%依赖进口,而其中将近65%来源于中东地区,中东局势是否稳定与我国能源安全关系密切,所有国人的切身利益也因此而或多或少地与中东局势是否稳定联系在了一起,所以,近来北非动荡牵动每一个国民的敏感神经。
不过,我认为大家不必担心中东局势将会失控,事态的发展应该不会到预期的最坏结果,即中东地区不会陷于全面混乱而导致石油出口中断,出现石油价格大幅飙升即暴涨到每桶200-400美元的后果(石油价格大幅飙升是指像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石油禁运等事件而导致石油价格短期内暴涨2-5倍)。具体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简单分析:
1.从国际大局来说,中东地区能源地位重要,世界各主要国家都不希望该地区陷于混乱,因此,从埃及利比亚等北非国家的动乱扩散到整个中东地区的可能性不大,尤其导致曾经发生过的几次石油禁运之类事情的可能性很小,这就决定了石油价格大幅飙升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2.这一两年来的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维持在每桶70-90美元的水平,供需双方均认为合理,彼此都可以接受,不存在石油买卖双方对油价的严重分歧,因此没有供方要联合起来让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基本前提条件;
3.中东地区或者OPEC之外的国家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供应近年来逐步增长,目前已经超过50%,中东部分地区的动乱不足以严重影响到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在中东地区不大可能发生全面混乱的局势下,国际石油市场也因此不太可能产生严重供需失衡的局面,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结果;
4.埃及政权的更换和利比亚内战的发生,主要是其国内各利益集团矛盾无法调和而引起相互冲突,即主要是其国内的经济因数如分配不公、失业率高、物价上涨等等引起的,此外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民众要求更多民主等因数也是部分原因,而宗教诉求不太明显,更没有外交诉求的因数,或者说主要是埃及利比亚国家的“内因”问题导致发生相关事件,而不是其国民要针对其它国家而采取这些举动。所以,不会出现中东国家要联合起来采取石油禁运或刻意阻止石油外运之类的行动。
5.不管哪个政党或组织夺得政权,他都要解决其国内的经济和民生问题,首先要解决其政府的“收支”问题,所以“前朝”的“石油出口或其它产品出口”换收益等的贸易行为都得延续下去,这也决定了即使石油供应暂时受到影响,但很快会恢复正常供应。
等等。
综上所述,石油价格像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短期内暴涨2-5倍的可能性很小,即暴涨到每桶200-400美元的可能性很小。采用比例值来说明,可以用5%比95%来表示:只有5%的可能性出现石油价格大幅飙升,95%不会。
对于目前的中东局势对我国整体股市的影响,我认为可以忽略不计,主要表现为产生一点心理影响而已。当然对个别上市公司来说,短期影响可能会比较大,因为那些目前在动乱国家如利比亚有庞大投资的公司可能会遭受到重大损失,但长期看,这些公司的损失也不会很大,一旦那些国家政局恢复稳定,这些公司投资的项目应该都会重新上马,因为他们投资的都是大项目,或者说是该国的“国家项目”,是对那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的,所以更多地我们可以将这些投资行为看成是“国家间的行为”。
至于目前的中东局势对我国民众的切身利益的影响,我倒觉得可以借用国内股市术语“利多”来形容,即对我国广大民众来说这是一项利好,原因就在于那些国家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主要是其国内各利益集团矛盾无法调和而引起相互冲突,我国有关部门一定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将有助于加快改进国内某些经济政策存在的不足,也会更加重视民意,结果自然会加快某些方面的改革进度,加大改革力度,从而会让各界民众获得更多实际利益。
杨钦松
2011-3-6 写于雅加达。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最近在玩和讯微博,很方便,很实用,你也来和我一起玩吧!
去看看我的微博吧!http://t.hexun.com/12397053/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