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个不播广告的电视频道好有气魄
重庆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人红火,重庆有个好领导,不信东风唤不回。自从薄熙来入渝以来,重庆市政风人气总能令人耳目一新。打黑除恶胆子大,认得准,下手狠,大得人心,大快人心。有这样的父母官主政一方,老百姓才称得上乐享太平。
昨日,市长黄奇帆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正式提出要把重庆卫视打造成第一个不播商业广告的电视频道,这让在商业与公益的撕扯中苦撑局面的电视业窥见了突围的希望,也令我们这些在电视台工作了20多年,始终处在内容生产与利益拼搏之中辛苦觅食的电视人仿佛看见了不含添加剂的馒头,兴奋异常。在电视业商业化模式已成定局的今天提出这样大胆的举措也算是石破惊天了。
今天的中国许多简单清晰的事情被过度商业化了,正是由于所占位置的不同导致了显而易见的错误与失误,职业与商业搅合在一起使得整个社会的角色定位很模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等等,利益的洪水猛兽冲垮了所有行业的标准与界限,使整个社会丧失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现实与理想严重拧巴着,所有工作的着眼点不是以公众利益为准而是打着公众利益的旗号行商业之便利。这几年的文化产业尤其堪忧,文化有赚钱的属性,但不是赚钱的工具,难怪中宣部副部长明确强调中央从来没有提出将文化产业化的要求。
托改革开放的福中国现在有大小3000多家电视台,也是世界第一了吧,管理者们天天想着的是如何把他们手中的频道资源变成为名头更响亮、来钱更快的摇钱树,谁也不会去想赔钱把它变成更能了解百姓疾苦、搭建百姓与政府沟通的大平台。领导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时候,重庆卫视却旁逸斜出轻巧的捅开了这层窗户纸。
现在有些明明白白的事总要搞的欲盖弥彰、欲语还羞,中国3000多家电视台没有一家是自称以商业为目的开办的,但没有一家不是以盈利为手段的,大家都知道自大有电视以来,电视就分为商业与公营两种,商业电视占绝大多数,公营电视只存在于国家、宗教团体、或慈善机构,这种公营电视绝对不以赢利为目的手段。如果照此规矩目前的中国还谈不上有一家是真真意义上的公营电视机构,如果有就只能从重庆卫视开始了。重庆卫视的举动无疑将了中央台一军,本应是国家台的分内义务却让地方台拔了头筹。这一举动我想不光在电视领域能够溅起水花,恐怕对于其他类似行业也有垂范率先的作用。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电视台开办一两个不播广告的频道除了收入少点这一缺点外,我看其他方面全是优点,况且这一次重庆市政府勇敢的承担了这一不足,完全有可能办出一个让老百姓满意的电视频道。如果是以这样的出发点考虑问题,即便开始有一些问题、困难也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甚至倾囊相助。至于是否非要办成红色频道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窃以为至少在首善之区的北京还是应该搞一个红色的不播广告的频道出来,以正主旨。
作为业内人士觉得不播广告的频道出现后至少有这样一些好处:一,老百姓肯定满意,政府的惠民行动、惠民政策显而易见的得到了昭示。二,我们这些搞电视的人可以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再为五斗米下锅苦陪笑脸,也不再偷鸡摸狗的植入广告。三,降低了假冒伪劣商品借助电视荼毒百姓的势头,重塑人民喉舌在百姓心中的信任度,四,符合传播规律,更客观、公正、有效的传递信息,杜绝关系稿、商业片、恶意炒作稿的泛滥,五,最重要的是可以探索出一条正真意义上的中国公营电视发展的新模式来。政府拿点钱出来办公益电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哪些动辄收入了几十个亿的电视台领导们别以为是你们自己的商业能耐,那是因为你得了体制垄断经营之便,真有能耐就和凤凰卫视的刘长乐比比,人家是正真创出了一条电视业的生存血路。
有人担心不播广告后的重庆卫视频道收视率会如何如何?首先中国的收视率本就缺少基础数据支撑,也为投机者弄虚作假提供了温床。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收视率科学体系,否则,全世界最大的调查公司AC尼尔森也不会撤出中国。现在中国电视业的收视率主要是为广告商服务的,对内则是吓唬我们这些从业人员的大棒。
目前的中国社会缺少的就是重庆卫视这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有持守、有勇气的行业破冰者,有良知的观众对于电视业目前这种乱想丛生的局面早已沸反盈天了,祝愿重庆卫视的这一次大胆搅局能使日渐式微的电视业迎来清新的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