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敢讲真话吗?
我不这样认为。郎咸平反而讲了很多坏话和错话。
当年他反对中国国有企业MBO,讲了很多话,可算做坏话。就是因为他的理论,让政府找到依据,停止国有企业改制,以致后来国进民退。国有企业改制是存在很多问题,但改制是必须的,不改问题更大。郎咸平就是挑了国企改制中的问题,让政府找到理由停止改制,这是历史性的错误。
最近,郎咸平又演讲说:“房价若降中国完了!”。他说“今天中国绝大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只剩下最后一个产业还有强劲需求,那就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中国最后一个支柱产业。近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压楼价。许多人关心这种打压是否有效果。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要是打压成功了,房价降下来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那就是中国完了!中国的房地产业现在好比是一座火山,政府的打压即是试图把这个火山压住。如果强制压住了,熔岩不会自动消失,一定会从岩层中更为薄弱的环节漏出来,其后果是: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再次探底,甚至引发火山爆发,最后一个支柱产业画上句号”。
郎咸平此话既是错话又是坏话。
房地产是中国现实矛盾的集中表现,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和政治问题。
“今天中国绝大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只剩下最后一个产业还有强劲需求,那就是房地产业。”这是假话。
中国的奶粉不是一个过剩产业吧?国人要到香港和国外去买。中国的猪肉也不是过剩产业吧?瘦肉精弄得大家不敢吃猪肉。中国很多产业过剩,但还在不停的涨价,本来国人收入低,消费紧缩要算计,不敢消费买东西,价格再涨,就更买不起了。中国有些产业过剩不是消费需求不足,而是消费能力不足。
另外,中国产品涨价,通货膨胀,也不是企业成本加大,而是税收等太重。最近媒体一再报道,中国出口的产品,在国外价格反而比国内低,你有什么道理讲得清楚。比如朗咸平多次讲富士康生产的苹果产品如何利润低,但事实是苹果ipad在美国卖3600多元人民币,在中国却要卖7000多块钱。从香港带一台ipad过关,海关就收税1000元。这就是中国制造业难以发展的原因。
“中国绝大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就是因为“只剩下最后一个产业还有强劲需求,那就是房地产业”。但这里必须说清楚,房地产的“强劲需求”不是消费居住需求,而是投资、投机和政府财政的需求。因为,如此高的房价已经让普通人居住消费不起,普通人买不起房,房地产是富人和官员的游戏。
投资、投机的房地产让资本资金都流入到这个产业,制造业和其他产业就掏空,中国就出现了企业都搞房地产,全民炒房的局面。而政府更是房地产短期利益的最大受益者,巨额土地财政不但支撑起政府亮眼的GDP,也获得了官员消费的资金。
2010年,中国GDP39万亿,房地产占了30%以上,政府财政收入也有3分之1来自房地产,银行贷款也是3分之1以上流入房地产。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更甚,房地产占到这些城市GDP、财政收入、银行贷款的50%以上。要技术先进世界旅游产业的海南岛,财政收入的6成来自房地产。
房地产的危害在于,不但占有了国家和企业的太多资金、资本,而且将居民的收入掠夺到房地产。因为房子是民生产品,人不可不住房子,一些买房的居民不只要蜗居,当房奴,把一生的所得都花在房子上,甚至要祖孙三代积攒买房。试问,这种情况下,国人还有钱消费其他产品吗?制造业如何不殒落。
房地产泡沫也带来了全民的投机心理,没有人愿意去做艰苦的制造业,试问,房地产成为“最后一个支柱产业”的中国经济还能走多远?要走到哪里去?
房地产已经成为富人、官员掠夺人民的工具,制造出中国严重的贫富悬殊和民生困局,动摇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根基。
因此,近来,中央一再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进行收入分配的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切都纠结到调近代房地产,房价不下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这些目标都无法实现和完成。
郎咸平还说:“中国的房地产业现在好比是一座火山,政府的打压即是试图把这个火山压住。如果强制压住了,熔岩不会自动消失,一定会从岩层中更为薄弱的环节漏出来,其后果是: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再次探底,甚至引发火山爆发,最后一个支柱产业画上句号”。事实是房地产是一个坏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危害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坏产业,不能再让它继续下去。房价下跌了,资本、资金才会流到其他产业,特别是老百姓将买房省下的钱去进行消费,制造业才发展得起来。消费起来了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现在房价没有下跌的,制造业产品消费没有起来,通货膨胀不是也起来了?郎教授能解释得清楚吗?
美国是世界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吧?房地产不是支柱产业,房价不高,2月份的平均一套房的房价是15万美元,100万元人民币,按面积算每平方3000多元人民币,因为美国的房子多是别墅,面积很大。如果以收入来比较,中国房价是美国房价的十几倍、几十倍。美国房价很低,物价比中国要低得多,没有通货膨胀,制造业也很发达。人家美国房价低,房地产不是支柱产业,更不是唯一的支柱产业,不但经济好,也没有通货膨胀,为什么中国房价一降就出那么多问题呢?不但通货膨胀,还要“火山爆发”,吓唬谁呢?
郎教授再一次大讲他的“6加1”理论,表明他对制造业非常无知。他说:“我们过去的一个重大失误,在于将中国定位于一个制造业大国,由此,将与制造环节无关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环节拱手让给欧美。这样做的一个恶果,是我们的企业丧失了定价权,而一件产品90%多的利润都被这个环节掌控,制造这个环节只有不到10%的利润可拿”。这个理论他已经讲了多次,其实是错误的。
以事实批驳他。为什么最近中国的电子产品大涨价?因为日本地震,很多工厂停产,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不能供应中国企业,因此涨价。汽车也是这样,还没有涨价,因为中国企业有三个月的存货。但中国汽车也少不了日本汽车的零配件。宝洁等日化产品也涨价了,也是因为原料来自地震的日本,受到供应的紧缺,也要涨价。
制造业不是郎咸平的“6加1”。制造业链是从原材料、装备设备、关键元器件、产品组装的一个工业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不是制造国,中国基本没有原材料、装备制造、元器件工业,只是组装产品,哪来的定价权?
因此,不要听郎咸平胡说八道啦!
郎咸平讲话越来越不靠谱
评论
编辑推荐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