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管理经费一直居高不下,不仅绝对数量高,而且其增速基本上都是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而这其中,公车的耗费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所谓不论那一级,都要坐奥迪就是其真实的写照之一。有报道说,目前我们的公车一年的耗费至少3000亿元,或许很多人对3000亿元到底是多少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但是,有一点却可以让我们对其到底多大有一个相对直观的印象,我们1978年的财政收入是1100多亿元。这样一比较,我们应该就知道3000多亿是个什么样的数字了。公车作为为政府开展工作提供服务的工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世界各国政府皆有公车。但是,公车如此耗费公帑却是绝对不应该的,公车之所以耗费这么多,是与公车腐败密切相关联的,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轮子上腐败”。曾经有有报道说,某地一辆公车,一年竟然换了42只轮胎,而一年全部的修理的费用竟然超过了新购同样一辆车的代价。这还不包括耗费的油钱,过路、过桥以及停车等等的费用,当然,也不包括“司”级“干部”的巨大耗费。

  公车的问题早已经引起了高层的重视,而公车改革的问题也早就一再被提及,而且也有一些地方曾经在这方面做过尝试,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尝试的结果,不仅没有为公车改革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反而是成了某些人借机提高自身福利待遇的一个借口,其结果就是,借公车改革之名而发的补贴,远远超越了其工资。南辕北辙的结果只能是公车改革很快夭折了。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有很多的地方,很多的事情需要政府去做,而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因此,公车如此的消费宝贵的财政收入,而且还带来严重的腐败问题,不解决能行吗?老百姓能答应吗?

  当然,这种改革从来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其难度之大是超出我们的想像的,但是,不改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