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来自日本政府的消息称,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的反应堆容器可能已经损坏。
24日,在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进行修复作业的3名合作公司员工遭严重辐射,其中2人皮肤被β射线灼伤。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25日连续发布两份通告,称无锡和厦门分别发现日本籍入境旅客和曾停靠东京港的入境船舶核辐射放射性异常。
在距离上海约100公里的江苏无锡,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所属的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3日在对ZH9056次航班进行核辐射监测时,发现两名日本籍旅客核辐射放射性异常,这个航班是由日本东京飞往无锡的。经定位定量监测,这两名旅客的检测结果严重超标。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随即通报当地环保、卫生等部门。
当晚21点15分,在无锡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两名日本旅客被送到江苏省指定核与辐射污染和医学处理定点单位的苏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辐射损伤诊疗,并对衣服和携带物进行了相应处理。
两名旅客在日本分别居住在长野县和埼玉县,在地震发生后均没有离开过本县。其中,长野县距离福岛县350公里,埼玉县距离福岛县200公里。
另外,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所属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2日在对“MOL PRESENCE”号入境船舶登轮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其放射性异常。
观测大气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组织筹备委员会24日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已从太平洋上空到达美国、欧洲,并将于今后的2至3周内绕地球一周。不过,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极小,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该委员会在日本群马县高崎市等全球63个地方都设立了大气放射性物质观测站。据观测部门负责人拉希那·泽波(Lassina Zerbo)透露,高崎的观测值十分微量,但目前仍在上下浮动,因此“无法断言”核电站的辐射量呈减少趋势。
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观测站18日检测到微量放射性物质,冰岛也在22日测出放射性物质,预计放射性物质近日将到达欧洲各国。大气中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将继续往东飘浮,绕北半球一周。。
继日本东京及5个县的饮用水被检测出含有微量辐射物质后,茨城县水质以及大棚里的韭菜、西红柿、青菜等蔬莱中都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日本的福岛、木厉木、群马、茨城4县的菠菜,以及福岛的原奶由于检测到核辐射污染超标,政府21日曾宣布,禁止上市。
首相菅直人又宣布将限制农产品种类范围继续扩大。福岛县除菠菜外,增加菜花、白菜等11个蔬菜品种禁止食用和上市。茨城的原奶和西芹也被拉入了黑名单。
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当日上午的记者会上就此事表示,“(放射性物质)含量已经超过出货限制数值,希望大家停止食用”。 由于日本对核能发电的安全问题过于自信,压根就没有预估过核泄漏事故,日本国内甚至没有制定农作物放射物安全标准,所以事实上,目前的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很难说得清。所以,日本在经历了地震、海啸和核危机之后,又出现了新的令人忧心的食物安全恐慌。这种担心在日本尚未变成现实,东京市一些超市门前仍然排起购买牛奶的长队,货架很快变空。担心生鲜食品受辐射污染的日本人开始吃腌萝卜和菜干。习惯下班后去小餐馆喝上一杯的日本人,不少已经选择回家去吃方便面或半成品米饭。
台湾从日本进口的蚕豆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这是日本核电站危机之后,首次从该国出口食品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
尽管日本政府反复强调目前食品仍处于安全之中,但一名日本政府人士的话称,“未来如何,不可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