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向全球化迈进。方兴未艾的全球化运动已在全世界引起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一个没有国界的全球性经济正在出现,一切妨碍资金、技术、商品、劳动力国际流动的障碍将陆续被消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总统金泳三提出了世界化战略,韩国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推进措施,并收到了一定成效,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韩国在这方面采取的主要做法是:
一、总统亲自提出世界化战略
1994年11月17日,韩国总统金泳三正式提出了韩国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世界化(或称全球化)战略。1995年5月11日,韩国前总理李洪九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题为《世界化与环境保存》的学术演讲,进一步阐述了韩国的世界化战略。世界化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使韩国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向全球,把韩国建设成一个在世界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国家。
二、组织保证世界化战略的推行
韩国总统金泳三在正式提出世界化战略的第5天,在临时国务会议上,指示筹备负责确立世界化构想的促进机构和促进体系。1994年年底制定了世界化推进委员会规程,1995年1 月21日世界化推进委员会诞生。为了使世界化推进委员会的工作具体化,在委员会下还设立了分委员会,为支持世界化推进委员会的管理工作,设置了世界化推进计划团,为了联系各部门的世界化推进业务,在有关委员会和计划团、政府各部门内举办世界化推进计划班。世界化推进会议每月定期召开1次,由总统直接主持,落实世界化构想的具体方案。
三、政策措施引导世界化战略
韩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引导世界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诸如开放国内商品市场,开放国内银行、保险等金融市场,积极吸收外资,允许外国人在韩国购买不动产,简化投资许可手续等,还放宽了企业从海外引进技术和设备的限制。
韩国政府宣布在1996年7月完成解除28种农、牧、渔业产品的进口禁令,它们是炼乳、丝绸成衣和葡萄、苹果汁等,其中葡萄和苹果汁等产品的禁令已于1996年1月1日解除。最近的一项促进贸易自由化计划规定,韩国将在1996~2000年期间,再逐步开放48个商业部门,其中包括32个商业服务部门、12个生产制造部门和4个农业及渔业生产部门。这样,到本世纪末韩国的1 148个商业部门中将有1 116个向外商开放。
韩国农林水产部又决定,自1996年7月1日起,追加开放蚕茧等13种农副产品和明太鱼、晴花鱼罐头等18种水产品市场。
1993年6月,韩国政府公布了《第三阶段金融自由化和市场开发计划》,表示到1997年将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为此,韩国从1996年12月起部分开放投资基金市场,允许外国公司在韩国设立分公司或组建合资基金公司。
韩国政府从1994年4月份起分阶段开放了多项与海运相关的项目,首先开放了卡车运输,把原来只开放釜山、庆尚南道的卡车运务扩大到全国范围。7月取消了韩国-日本、韩国-东南亚航线的承运签证制。1995年开放了韩国-中国、韩国-俄罗斯等航线。1996年又开放了谷物、肥料散装船运市场。到2000年还将开放石化散装船运市场。
韩国还简化了进出口通关手续,缩短进口通关时间,大幅度放宽海关作业规定,以符合国际标准和惯例。此外,韩国还将采取修正反倾销、低销关税规定和紧急进口限制条件等措施,以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
四、科技保障世界化战略
为实施世界化战略,培养世界水平的科技人才,金泳三总统提议,设立高等科学院,并许诺1996年科学技术部门的预算比1995年增加25%,为科技发展助一臂之力。
韩国新的《产业技术开发五年计划》(1996~2000年)总投资为2兆1 400亿韩元(27亿美元),其中政府投资1兆1 000亿韩元(14亿美元),用于对43 个领域的550个技术课题进行研究开发。届时韩国将拥有10种世界超一流的产品和技术、40种具有占领市场潜在力的战略产品和技术、500种前景看好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技术、生产资料、机械、电器和电子、计算机和信息通信、化学、生活用品和纤维等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将从目前只及先进国家的34%~52%,提高到65%~75%。
为了避开先进国家对尖端技术的保护壁垒,90年代韩国许多大中型企业加强了同海外的共同研究,采取在共同研究、共同利用的基础上提高独立研究开发新技术能力的战略。同时,一些大企业直接在技术先进的国家建立研究机构,如现代汽车、大宇汽车、三星电子、乐喜金星等企业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都设立了自己的研究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直接把握当地国尖端技术的动向,及时获取各类最新技术的技术情报,而且可以利用当地优秀的科技研究人力资源,以及直接同当地国家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降低研究成本。
韩国的大企业普遍将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并且逐年增加投入的比例。例如,1991年上半年三星公司、三星航空公司、现代汽车公司等企业投入研究开发的费用占其销售额的比重都超过了发达国家企业平均3%~5%的水平。其次,建立高效率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加强研究力量。韩国的大中型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技术研究开发组织。一些大型企业甚至建有多个技术研究所。例如,韩国汽车工业的先锋企业现代汽车公司拥有轿车研究所、商用研究所、坐椅研究所、机械研究所等研究所。这些研究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同于其他部门,其成员被要求直接参与企业最高经营层的决策活动,以保证技术研究的战略和成果同企业经营决策紧密结合。
五、企业落实世界化战略
韩国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在推行世界化战略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它们纷纷使出了各自的手段,为韩国推行世界化战略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购买外国企业
现代电子公司购买了美国AT&T-GIS公司的半导体部门,大宇汽车公司购买了英国的一家汽车研究所,三星集团计划购买德国的劳莱照相机制造公司、美国通用器材公司IGT公司以及另一家光学公司。
1997年三星电子公司以4.69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虹志电脑公司51%的股份,从而完全买下了以生产AST品牌个人电脑而出名的虹志公司。三星公司在1995年8月曾以3.775亿美元买下了该美国公司40%的股份,此后又用1亿多美元使其在虹志的股份上升到49%。虹志是美国十大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1995年、1996年该公司分别亏损2.63亿美元和4.17亿美元。
(二)购买外国企业股份
金星企业集团以1 000万美元购买了世界著名企业3DO公司的3.0 4%的股份,参与多媒体信息核心技术的共同开发和研究。大宇企业集团在看好罗马尼亚汽车市场的基础上,一举投入1.56亿美元资金,收购罗克拉约瓦51%的股份,此举得到了罗政府的赏识,对韩国投资提供了不同寻常的优惠待遇。罗马尼亚海关对运到罗市场上销售的2万辆韩产汽车破例实行免除关税。因为该批汽车的销售收入组成韩方的上述现金投资。罗还为韩国投资专门修改了《外国投资法》。大宇重工业公司将以5 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罗马尼亚曼加利亚造船厂51%的股份。该造船厂目前有员工3 400人,每年造船吨位为80万吨。
(三)在国外建厂和设立销售网点
韩国企业还积极在国外建厂和设立销售网点,以实现企业生产的当地化,加快与世界市场的融合。
大宇企业集团为了推行世界化战略,提出在2000年前把海外机构和生产销售法人由目前的257个扩大到650个。大宇电子公司称,计划投资7亿美元到海外设厂来实现2000年在全球电冰箱市场上占10%份额的目标,将在海外开设9座工厂,年产冰箱600万台。该公司现已在越南、墨西哥设厂,1997年在印度、西班牙设厂,计划1998年在泰国、中国、巴西、波兰及独联体国家设厂。
韩国最大的财团三星企业集团在“质量为主”的方针下,正在进行经营战略调整。打破企业划分过细的做法,准备把50个系列公司压缩到24个。优先培育“电子、工程、化工和金融服务”四大产业。尤其在电子产业方面培育出自己的领先产品。目前,三星集团已在40个国家拥有61个办事处。由于在海外建厂和设立销售网点,使其海外销售额剧增。1994年,三星电子产品的总销售额达155亿美元。其中显示屏、记忆芯片和显像管的销售量居世界第一。三星企业集团先后开发出了64兆位和256兆位的记忆芯片,科研开发经费高达7亿美元,其当前进攻的主要目标是日本市场。
现代企业集团1997年初又推出新的世界化发展战略,对企业进行大改组。把原来的50个大系列企业砍掉了27个,并投资40亿美元在海外设厂、设点和建立科研基地,以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韩国企业还建立了全球性行销网络,仅韩国的贸易商社就在海外设立了2 400多个分社,形成了遍布全球的行销网络。每年还有数千名推销员活跃在世界各地,从事市场调查、广告宣传和商品推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