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究竟需要什么
姨爹年前突然患病住院,是因为糖尿病症状并发所致。通常情况下,这种病人治愈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加之老人家已经八十多岁,医院晓之以理地建议回家调养。
于是家属只好接回家中细心调理,希望他老人家能够挺过这一关。这期间姨爹唯一的儿子以及儿子的儿子都远在广州打工,年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回家过年,所有有关姨爹的病情他们也只能通过电话作简单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得到的信息往往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一是现在找一份好工作很难,加之千里迢迢回来一趟确实不易;二是老人的病情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太大的危险,家里的人基本上还应付得过来。
回家卧床的几天时间里,老人家一会儿看似清醒一会儿又完全糊涂。糊涂的时候像是植物人,清醒的时候就开始对伺候自己的人无缘无故地横挑鼻子竖挑眼。无论是女儿还是姨妈,也无论是有理还是无理,仿佛无论如何都不能满足他的心意!更为严重的是,有时甚至连续几天不吃不喝不睡,谁劝就骂谁。唯独能够安静,能够让大家喘口气的时候,就是他老人家永远保持一种姿势,永远只做一件事——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墙上发呆!墙上都是一些过时的日历画,今年因为心情不好就没有换新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老掉牙的相框,里面的照片几乎全以泛黄。可惜这些反常的变化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她们反而觉得病人发脾气很正常,尤其是突然失去行动自由且毫无希望的老人,脾气糟糕似乎理所当然!因此,无论老人如何“无理取闹”,所有人都仿佛超级“宽宏大量”,而且皮笑肉不笑的面容一直都出现在老人的面前。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老人清醒的时候便开始变本加厉地与家人对抗起来。该吃的药不吃了,该打的针不打了。问为什么?他的回答足以让身边的人胆战心惊——想自杀!尽管自杀相对老人而言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老人家已经基本丧失自杀的能力。但是,如果没有药物的控制和维系,僵持的结果基本等同于自杀。这是所有亲人不愿看到的结果!于是,大家群策群力,分析加判定,最终得出把儿子、孙子叫回来的一致意见,看能不能让僵局有所改观。
两天之后,离家已三年有余的儿子、孙子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由于时间紧迫,加之无法判断老人家的具体情况,回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带任何东西。请注意,是没带任何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回来了两个光人。但是,说来也怪,稍事寒暄过后,老人竟像孩童似的嚷着要吃东西。不仅如此,先前需要好言相劝的打针、吃药也从一味抵制变成了主动配合。这种意想不到的惊奇,令所有原先在家鞍前马后照料的人始料不及。
很明显,老人之前的稀奇古怪,无事生非随着儿子、孙子的回来全部找到了答案。无非就是担心自己再也见不到儿子、孙子了。思念是心病,思念无药医。尤其是生命垂危的老人,无论是看似清醒,还是完全糊涂,其实在他的潜意识里,亲人团聚才是最有效的良方!反之,思念甚至可能加速他们的死亡!原因是他们其实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病情,可以说越是接近生命的末端,他们的思念之情越是难以割舍!这种难以割舍并不是说他们害怕死亡,毕竟,没有所有亲人相伴左右,他总会感到孤独、失落、遗憾、甚至死不瞑目!
这就是人们常常形容的——看到亲人感觉病都好了一半。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明白,单纯物质上的给予并不能完全满足老人的需求,这一点对生命垂危的老人尤其明显。有人说,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相对于行将就木的老人而言,物质给予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
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