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百姓腾块说事的地儿


     日前,安徽省蚌埠市司法局在固镇县228个村(居)设立“群众说事室”, 在每月5、15、25日的“村民说事日”里,村民们可以向村干部和调解员说一说干群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村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难事、愁事、烦心事,由村干部、调委会主任等负责接待并做好解答和调处工作。(据2011年3月16日《中国青年报》)

     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群众说事室”也就是心理宣泄室,供村民进行“话聊”和心理宣泄的场所。从国外回来的人介绍说,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这样的场所并不鲜见,成为人们排解心理烦恼和压力的好去处,社会对此也很重视。

     其实,人的幸福来源于良好人际关系,良好人际关系利于交流,许多烦恼会在谈笑间烟消云散。有些时候,人们遇到了委屈事、苦恼事,憋了一肚子火气,大都特别渴望通过某种渠道一吐为快。往往是把憋闷在心里话全部说出来,心里感觉到敞亮了,也就啥事都没有了。这就叫“事不说不透,理不辨不明”。

     “群众说事室”也正是这样一个载体,可以从源头化解矛盾。据报道说,在“村民说事日”里,由村干部、调委会主任等负责接待并做好解答和调处工作。对于突发性或急需处理的问题,村民可以直接约见村干部和调解员。对能办的事明确责任人,马上着手办理。特别是一些需要现场调处的矛盾纠纷,立即着手解决;对比较复杂的问题,立即提交两委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对本村不能办结、需要多方协调的,向当事各方说明情况后,把问题上交到司法所研究处理。这种制度机制安排,无疑会有利于迅速化解村民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现如今,社会变化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精神压力越来越沉重,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日积月累的烦恼和矛盾缺乏有效的宣泄渠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心理疾病。如果个体再缺乏基本的应变能力,生活过于单调,行为过于刻板,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观念偏差,进而出现忧郁、焦虑、烦躁、怨恨、愤怒、恐惧等心理障碍,而这些负性情绪,不仅会使人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诱发各种疾病,而且还极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酿成不该发生的事情,导致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正如托马斯诺斯替教福音所指出的:“如果你不能将自己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那么这些不被表现出来的东西将摧毁你”;“如果你能将自身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那么这些被你表现出来的东西将拯救你”。可见,适时和主动的心理宣泄是何等的重要。提倡和鼓励人们积极进行心理宣泄,克服不良心理状态,保持健康的心态和情绪,社会就要提供合适的场所,给老百姓脱出一块进行撒气发火和沟通交流的地方,这也是必须的,安徽省蚌埠市司法局的经验值得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