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全国路演中总有部分投资者对中国医药企业的创新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预期,他们总想在医药股中找到未来类似辉瑞的巨头,但又始终找不到,进而对药企持有了很负面的看法,这个心态是心理学上比较典型的“希望-失望-否定”的模式,对此,我的看法是我们应该把心态放平,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在A股医药板块中去找辉瑞,实事求是的来说,未来我们的医药企业能像印度企业学习,能成长为未来的中国TEVA已经很了不起了,至于辉瑞不是中国企业当下的目标,原因就在于行政化的教育科研体制就不支持这种梦想!没有真正强大的基础科研体系就不可能有原创研究,我想这个道理应该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关于这点我前期博文都有反反复复的批评,为什么这些年科教体系中的造假越演越烈?似乎没有人在意这个问题。也许我们这个民族对假大空有非同一般的宽容,我想这种宽容一定能让我们的社会很和谐,不是吗?上上下下彼此糊弄,一片繁荣昌盛,起码从广州亚运会创吉尼斯纪录的烟花燃放来看我们已经颇有盛唐气象!自豪啊!)
2011年2月10日,媒体披露了科技部撤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并要求追回奖金的消息。这是中国第一起因学术造假而撤销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案例。
该项目名为“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由西安交通大学申报。撤奖的背后,是该校六位老教授持续三年的实名举报。
83岁的陈永江副教授是举报人之一。得知科技部这一处理结果后,他感到高兴:“首先是振奋,它可以让勤恳踏实正直的人感到振奋;其次是震慑,对那些弄虚作假的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慑作用;最后是震惊,它让那些心存侥幸、滋生这种不端思想企图在学术上弄虚作假的人感到震惊。”
当然,另一位举报人冯全科教授说:“这不能算作一次胜利,科技部只是做了它应该做的事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段伟文博士表示,科技部此举对打击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要有效遏制学术或科研造假,依然前路艰难。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侠在其科学网博客评论说:一个造假项目经过乾坤大挪移般的包装技术就可以畅通无阻地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捧得大奖,可以推断中国延续多年的科技评审体系已经处于失灵状态。个别人的违规并不可怕,一经发现,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可怕的是体系本身存在问题。
艰难的举报
2006年初,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下称能动学院)教授李连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该项目,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的第二完成人束鹏程,是李连生昔日挂名的博士导师。后来加入举报阵营的屈宗长教授和郁永章教授,分别是该项目的第四完成人和第七完成人。其中,郁永章是李连生昔日的硕士导师,以及其博士论文的实际指导者。
郁永章曾告诉《中国青年报》,当初李连生报奖时来要材料,他和屈宗长所提供的材料是真实的,但没有看过整个报奖材料就签字,也负有责任。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虽然只有区区数万元奖金,但每年通常只有200多个项目入选,很多单位均以获奖为荣,获奖者也可能因此赢得更多学术资源。
2007年,李连生和束鹏程再接再厉,以“往复式压缩机理论及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但这一次,他遇到了麻烦。当年年底,该项目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公示时,曾担任陕西省科委副主任的退休教授杨绍侃感到困惑,因为他认为李连生并不熟悉往复式压缩机。
杨绍侃从学校科研处获得该奖项申报材料后,果然看出了问题,遂找到老同事郁永章、陈永江、林槑、冯全科和屈宗长一起讨论。
2008年1月2日,几位教授向校方递交了书面举报材料。近两个月后,分管科研的副校长等三人受命在南洋大酒店约见他们。据陈永江介绍,三位校方代表极力劝说他们退出举报。
双方不欢而散。2008年3月17日,六位教授联名递交第一封公开举报信。
两周后,校方致函教育部,申请撤销授奖,但其理由并非该项目造假,而是部分教师对申报人提出了异议。
2008年7月13日,六人向学校呈递第二封举报信,将矛头指向李连生和束鹏程等人的2003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年间,他们共向学校领导人举报11次,向科技部举报4次,还曾经向教育部和陕西省科技厅举报。
科技部后来的奖项撤销决定称,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
有限的胜利
举报人拿到“经济效益数据不实”铁证的过程,颇有些戏剧性。
2009年3月9日,陈永江在科学网开设博客,将举报材料和经过一一上网。他说,开博客是因为走投无路,“我们写信写材料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
陈永江将博客命名为“啄木鸟2+3”。他解释说,啄木鸟善于捉拿潜藏在树干内部的虫子,他们要像啄木鸟一样揪出蛀虫;“2”是指束鹏程和李连生,“3”是指当初在南洋大酒店有三位校方代表约见。
“啄木鸟2+3”很快引起了科学界内外的关注。多家媒体也正是在此后跟进,并陆续发布报道。
2009年5月,李连生和束鹏程将陈永江、郁永章和杨绍侃诉至西安碑林区法院,称后者污蔑原告“剽窃”和侵犯原告名誉权。半年后,原告主动撤诉。
应诉过程中,三位被告的委托律师在工商部门获得了原西安泰德压缩机有限公司(下称泰德公司)的年检报告。
经济效益是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奖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李连生和束鹏程等人的经济效益证明主要源自泰德公司。该公司股东包括陕西省高科技产业开发投资公司、陕西华山化工集团、陕西三金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束鹏程和李连生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的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四家股东共出资2800万元,其中李连生、束鹏程提供的技术折价400万元。此后,又有1700万元注资。
根据泰德公司年检报告,该公司2001年投产以来连年亏损,五年累计亏损1000多万元。陈永江等举报人认为,这也造成相关国有资产的流失。
李连生和束鹏程等人在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申报中,显示的却是年年盈利,且累计盈利数以千万元计。
陷入困境的泰德公司,最终被重组到西安泰德实业公司。2005年12月,西安正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还显示,泰德公司主要产品涡旋式空调压缩机和旋叶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已于2004年1月停产。
耐人寻味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在为法庭出示的证明材料中称,认可西安泰德实业公司的书面材料,即泰德公司2002年和2003年产值数据没有问题等,此外,该获奖项目2005年公示期间曾针对匿名举报,组织专家与陕西科技厅主管科技成果的领导一同去泰德公司实地考察,结论为不存在举报反映的问题。
陈永江说,校方出具的法庭证明材料属于伪证。本刊记者未能联系上西安交通大学校方对此发表评论。
2010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六位教授艰难举报一事,激起强烈反响。
次日,校方认定李连生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并决定取消其教授职务,解除教师聘用合同。此外,在校方申请之下,教育部随即作出撤销李连生“长江学者”称号、追回奖金的决定。
三个月后,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又做出决定:李连生留党察看一年。
2011年1月30日,科技部发文撤销李连生、束鹏程等人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月1日,这份文件悄然刊登在科技部网站。由于春节临近,这一消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2月10日,才有媒体刊发报道。西安交通大学也于当日晚间发布通报称,校方于2010年3月主动向科技部提出撤销该奖项的申请,“这是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和广大教育科技工作者所期待的一项重要决定。”
李连生等人的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被撤销。
本刊记者从科学网编辑部了解到,其博客频道上出现过多宗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材料,得到最终处理结果的,陈永江他们还是第一次。
而举报人认为,这只是一次有限的胜利。陈永江就表示,束鹏程是被撤获奖项目的第二获奖人,却没有受到多少影响,现已正常退休。
本刊记者未能联系上李连生和束鹏程。而《华商报》记者找到李连生的家时,李连生表示:“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说。”
据悉,束鹏程曾长期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新世纪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