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地震再次光临新西兰,公众互助互救展示人间大爱


当地时间221251分(北京时间22751分),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又称基督城)发生里氏6.3级地震,大量建筑坍塌,造成至少65人死亡,上百人被埋。去年94日,7.1级大地震袭击基督城,无人遇难。



6.3级强震的震中在基督城西南方向10公里处,震源深度5公里。强震持续大约一分钟。地震袭来瞬间,“感觉天旋地转、房屋前后摇摆”。电视画面和媒体照片显示,基督城大量建筑坍塌或严重受损,地面出现裂缝,路面出现凸起,部分建筑起火,街上烟尘弥漫,一些满脸是血的民众从建筑内匆忙逃出,多辆行进中的公交车或停靠的汽车被倒塌的建筑物砸中。  

市中心一座教堂塔尖坍塌,它是基督城的标志性建筑;市内一座名为派恩·古尔德·吉尼斯的商业大楼几乎完全坍塌,数以百计的人可能被埋。强震过后又发生多次余震,有几次震级超过5级。震后,基督城80%的地区停电,机场暂时关闭,医院人满为患,通讯部分中断。

强震后市长帕克宣布基督城进入紧急状态,呼吁市民向郊外撤离。22日下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急赴灾区。强震至少造成65人遇难,由于很多人被困废墟下,预计死亡人数仍将上升,有一个来自广州的中国女性公民被困废墟下。中国驻新西兰大使22日启动了地震应急机制,目前暂无我公民伤亡报告。

  政府启动应急机制,公众互救值得借鉴

强震后一小时内,新西兰民防部门启动了应急机制,定时在电视上汇报震区最新信息。为避免“抢信号”,卡特呼吁民众尽量不要打手机,让需要帮助者与紧急救助中心的联络保持通畅。当地警方迅速上街维持秩序,在震裂路段设置警告路障,在危险地区和建筑附近设警戒线、疏散群众;消防人员也火速行动,竭力拯救废墟下的被困者,“这些家伙的救援极其出色”。此外,新西兰皇家空军飞机22日下午向灾区运送了大批救援人员。

  跟政府快速启动救援同样出色的是公众互救互助。

  震区一幢4层办公楼几近坍塌,一个女子站在楼前仰望楼顶,向一个受困女同事大喊:“他们(救援人员)马上就上去接你,离楼边远点!”不一会儿,受困女子成功获救,她抵达地面后,与同事紧紧拥抱。

新西兰电视台画面显示,一位中年妇女望着一幢坍塌建筑物掩面哭泣,一位老妇在一旁轻拍她的背安慰她;还有不少民众帮助救援人员用担架运送伤员。还有一些人建立了一个“克赖斯特彻奇20112月地震寻人”网站,网民既可以在网站上查询亲友名字,也可以输入自己了解的人员信息,供他人查询。截至北京时间2220时,这家网站已收录4500条信息。社交网站“脸谱”开辟网页,供热心网友发布消息,向无家可归者提供临时住所……另外,奥克兰大学学生联盟成员22日下午走上街头,呼吁奥克兰市民为震区捐款。

零死亡奇迹为何不再现?  

离震中更近,震源深度更浅 杀伤力更大。

去年94日,同样是基督城,发生了7.1级地震,那一次零死亡。为什么此次震级更小的6.3级强震,造成的伤亡率更惨重?地震学家说,一个原因是22日强震的震中在基督城西南方向10公里,去年9月地震的震中在城西30公里;且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仅5公里,而去年地震的震源深度是33公里。按地震学知识,类似震级下,离震中越近,震源深度越浅的地区,地震带来的杀伤力一般越大。

强震后遗症未除 经不起二次打击

去年9月强震尽管零死亡,但基督城内10万所房屋遭毁坏或“侵蚀”,一些建筑已经“不堪一击”,损失超过14亿美元。为了修复建筑,新西兰政府给基督城制订了建筑修复计划。然而,22日强震再次来袭时,修复和重建工作还没来得及完工。

此次强震袭来时正值午间,很多人都在基督城市中心商业区。而去年9月那次地震发生在凌晨,市民都分散在周边的居住区睡觉,市中心尽管受损最严重,但那时人员稀少。

基督城:花园之城

  基督城面积142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52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0万,居住相对分散。

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岸,又名“花园之城”,是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也是新西兰除奥克兰以外、来往世界各地的第二大门户城市,基督城随处可见19世纪的典雅建筑,城内艺术文化气息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