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车市“降价潮”这个概念已经久违了,相反,“加价提车”、“排
队等车”现象倒是屡见不鲜。我们在出乎意料中度过了2009年和2010年。
时进新春,2011车市再次成为悬念,税收优惠取消、油价上涨、大城市限购
一系列利空消息促使大家开始质疑2011年是否会再续2009年和2010年的辉煌。
“变”也许是2011年车市最佳形容词,就在这么一个当口,车坛黑马,比亚
迪汽车的销售掌门人夏治冰爆出猛料,2月19日,他的新浪微博写道:准备打一次
价格战。简短的一行字,却招引来业界不少眼球。最高官降15000元,来势凶猛。
比亚迪发力了,“降价潮”会来吗?不知道大家如何评论,我这里持观望态
度。
首先,官方大降为标志的“降价潮”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厂家销售
压力或者销量份额动力,一个是厂家利润和成本。
观全市,车市确实不太明朗,产能和车型越来越多,销量增幅或许会降低,
但是总体销量肯定还会增长,有业界预测增长400万台没有问题。即使北京等城市
限购,但是对于庞大的中国车市,影响微不足道,数量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
认为如果厂商产能规划合理,销售压力并不大,但是不排除个别厂商压力很大。
是否会出现官降连锁反应,还值得观望。
至于抢占份额的销量动力,因为新生力量不不多,所以各大厂商甚至主流厂
商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不愁销量的厂商不在少数,所以,主流厂商或者说一线品
牌出现大幅官降的可能性较小。竞争惨烈的经济车型或许会销售动力十足,用价
格杀手锏抢占份额。
至于利润和成本考虑,汽车生产厂家利润空间还较大,目前中国车市还以前
市场利润为主,所以成本上涨因素可以用利润压缩来,来自成本的因素在中高端
车还不成压力,但对于经济型车压力一直很大。
是否能引发“降价潮”还有一个成立条件,那就是主流车型大幅降价。
此次比亚迪的主流车型并没有大幅降价,引发连锁反应的概率不大。
综合分析,我认为整体的“降价潮”难以出现,但是以某类,例如自主品牌
的中端车市场不排除有大幅度官降的可能性。(戈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