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行业再曝丑闻


中国食品饮料网编辑:张静 

 

 

  12月份,中国食品饮料网(www.40777.cn)曾报道过一篇“蛋糕玩缩水 竟是潜规则”的新闻,揭露了蛋糕店普遍用“英寸”冒充“寸”的行业潜规则。时隔不久,蛋糕行业再曝丑闻。

  12月22日,吴女士在网上订购了3个3.5寸的欧香蛋糕。两天后,吴女士来到家附近的欧香台湾面包坊北景店取了其中一个蛋糕。

  “这三个蛋糕,我是分三次取的。第一次取的时候,我就发现外包装盒上既没有标明生产日期,也没有配料说明。更奇怪的是,连生产厂家都没有标出。”吴女士说,“三个蛋糕都是这种情况,我很担心这蛋糕是不是三无产品?”

  当时,吴女士也曾问过店员,为什么包装盒上什么标识都没有。店员表示,这些蛋糕都是当天生产的,所以没有必要再写生产日期。

  对于这样的解释,吴女士显然觉得不能接受。她甚至担心,这些蛋糕是不是什么小作坊加工出来的,质量很可能不过关。

  该店工作人员说:“我们的蛋糕虽然是提前(一般提早2天)预订的,但都是当天生产的,所以没有必要再标明生产日期。再说,既然是到我们店里取的蛋糕,肯定就是欧香的,还用得着特别写出生产厂家吗?欧香只有面包才标注出生产日期和配料说明,蛋糕一律是没有的。”

  这位工作人员还说,其他品牌的糕点店一般也是这种做法。

  这一说法是不是事实呢?记者走访调查了几家蛋糕店后得知,订做的蛋糕基本上不会在包装盒上标明生产日期和配料,这几乎已经成了业内行规。

  质监部门表示,散装或者裸装的糕点不要求每个有独立标签,但一定要在店内的存放容器上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配料,而且商家应该主动将这些信息告知消费者。像吴女士碰到的情况,很明显商家的工作存在瑕疵,没有将有关信息准确传递给消费者,这类行为还是应该改进和规范的。

  蛋糕因其蓬松的口感,华美的装饰倍受消费者喜爱,也是消费者庆生祝贺的必选甜点之一。蛋糕市场店面众多,行业内参差不齐。一些小蛋糕店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偷工减料、缺乏自律,在蛋糕上打小算盘,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形象,不容忽视。而大型连锁式的蛋糕店则应树立品牌形象,自觉担任起行业公序良俗的正确引导,不应一丘之貉,否则受创的是整个蛋糕行业,而最先砸招牌的就是品牌蛋糕。

 



中国食品饮料网 http://www.40777.cn/
如需转载 请说明来源



相关新闻


近百家蛋糕店抢食市区市场“大蛋糕”   2010-12-28
省城蛋糕市场硝烟弥漫   2010-12-28
蛋糕玩缩水 竟是潜规则   2010-12-22
植物奶油大量存在蛋糕、奶茶中   2010-11-9
蛋糕西点市场前景   2010-10-20
群雄分食中国饮料市场蛋糕 做到多而不乱十分重要   2010-7-27
蛋糕、薯条致癌说不成立   20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