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通胀“潜伏期”卷土重来
国家统计局:1月(CPI)同比上涨4.9% PPI同比上涨6.6%
今年1月份物价指数将在本周二公布。由于央行在春节假期刚过宣布加息,因此市场对今年1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否再度上升的预测成为焦点。由于春节传统节日以及北方部分地区干旱的影响,1月份CPI涨幅可能突破5%。就通胀看,流动性滞后影响、春节的季节性涨价以及低温冰冻天气影响,1季度CPI将坐5冲6,预计1月份CPI为5.4%。兴业证券预计1月CPI涨幅为5.5%。中金公司预计,1月CPI将再创新高,上升到5.5%左右。招商银行表示,统计局前期公布了1月全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情况,食品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攀升。综合考虑基期的因素,预计1月CPI同比上涨5.2%。
兴业银行表示,预计1月份CPI同比增长5.3%左右,较上月大幅上行0.7个百分点。1月食品CPI环比涨幅可能接近3.0%。由于春节假日食品价格调头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并可能在春节和恶劣天气叠加影响下继续上行。国泰君安表示,未来通胀的压力会是核心CPI上涨,食品价格容易控制,非食品价格上涨是难以控制的,非食品价格占权重的66%,这块上涨是刚性的。
由于PPI传导至CPI存在一个滞后期,也就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物价上涨的压力仍可能不减。各市场机构预测,由于上半年物价翘尾因素明显大于下半年,今年全年物价走势将“前高后低”。鉴于全球不确定性的阴霾未散,政府会相对谨慎而侧重保增长、促就业,因而不愿意在近期退出财政刺激。因此,需求及价格压力仍将保持。全年CPI轨迹总体均呈“钟形曲线”变化。从专家的预测中,反映出今年上半年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不小。如果出现屡屡“破5”的月度CPI涨幅,无疑将会对年度物价控制在4%左右目标形成很大的压力,也将会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调整形成较强的压力。
2011年2月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路透调查中值为5.3%.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6%,路透调查中值为6.1%.中国国家统计局并称,权数调整对1月CPI的影响为0.024个百分点,媒体关于权数调整拉低CPI数据0.3个百分点的报导是不准确的.本次CPI权数调整中,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
国信证券表示,1月CPI涨幅低于预期,政策紧缩预期缓解了一些.目前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CPI权重虽有所调整,但很难改变通胀趋势.而从负利率情况来看,权重调整之後,或将减少加息次数.原本预期加2-3次或将调整为加1-2次.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表示,1月份的CPI略低于预期,但并不让人意外,由于今年春节在2月初,相当于跨在两个月之间,春节因素对CPI的影响与往年基本一致,权重的调整对CPI的影响并不大,应该说反映出了实际的物价水平.根据我们所做的CPI先行指标模型,预计今年CPI的走势可能先降後反弹,一方面目前旱情对粮食的影响推升CPI,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复苏似乎好于预期,需求的回暖也会推升物价上涨.因此後续央行是否会继续加息,仍需视物价走势而定.
国盛证券表示,物价问题是未来几年的问题.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全球气候异常带来农产品减产,大宗商品还有继续上涨空间,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滞後效应等因素均表明,未来通胀是个长期现象,CPI在今年会居高不下.统计局称CPI权重调整仅对本月CPI影响为0.024个百分点,不知道具体如何采样,不好评价,但总体感觉这一数据不是很真实.CPI这个指标从实际观察来看,老百姓的感受跟CPI有很大差距,统计局这一数据有不合理的地方,必须要对采样和权重解剖分析.
PPI同比上涨6.6%,表明上游产品价格高企,另一个角度印证通胀不是短期现象.安信证券表示,如果说权重调整对于CPI同比基本没影响的话,那1月的CPI数据就蛮难理解的.只能等到2月的数据一起看,可能1月数据没有暴露出的一些通胀情况会在2月数据中显现出来.预计2月CPI应该会在5.2%左右,如果大幅低于5.2%甚至低于4.9%,那可能说明通胀的趋势已经发生改变,或者说明统计方法改变後,CPI这一数据的可靠性颇具怀疑.
PPI在预期之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需求恢复,企业盈利改善.与经济恢复有关,不难理解.西南证券表示,1月CPI显示中国的物价水平仍较高,宏观调控不能放松警惕,调控将持续进行.我们认为只有当CPI涨幅下降到3.8%以下的时候,才有放松调控的可能.统计局此次调整CPI的权数,对目前CPI的影响不会很大.在居住类的统计中,以房屋租金为主.目前的房地产调控,使得房租价格上涨明显.所以并不排除这种权数的调整,未来还有拉升CPI的可能.
中国央行今年1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自2010年初以来第七次上调存准.从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为去年10月以来第三次加息.央行宣布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中一年存款基准利率升至3.00%,一年贷款基准利率达6.06%.此前两次升息分别是在去年10月和12月.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表示,CPI走势是影响今年政策节奏与力度的关键变量,一季度或将成为三率齐发的政策密集出台期.并预计今年中国物价水平仍处于大致可控范围.国务院此前召开常务会议称,将再次出台包括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等十项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保持今年粮食稳定增产,以利管理好通胀预期.中国1月官方和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继续低迷不振,显示出中国政府紧缩调控显效.由于通胀压力挥之不去,政府调控力度不减,市场预计未来经济增速料如期下滑.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数据显示,1月投入成本的涨速虽已放缓至4个月以来最低,自12月的72.3降至71.0;但与历史数据相比仍属可观,显示通胀压力犹存.
根据,2月15日发布的CPI数据的确将按照新的权重计算,但权重调整的具体细节在数据发布时才会一并公布。今年年初以来,根据最新的消费结构统计情况,确实启用了新的CPI统计方案,今日即将公布的1月份数据也是基于该方案统计。新统计方式符合最新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只会更客观全面地反映消费和物价变化,不会存在拉低CPI的情况。但14日已有路透社报道称,“由于中国官方调整了2011年CPI的权重,将把CPI拉低0.3个百分点……。
一些媒体昨天报道,预测今日发布的1月份CPI数据为“同比上涨4.9%”,低于市场一致预期。此前,一些分析人士预计1月份CPI将创近两年新高,预测值集中在5.2%~5.4%,而5%在国际上被认为是通胀警戒线。 通胀预期“被下调”后,市场对货币紧缩政策预期下降,昨日A股市场得到充分反映,沪深两市股票集体狂欢,A股放量上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就明确表示,2011年起将采用新的CPI权重。之所以做此调整,是因为公众消费结构不断变化,CPI统计商品的权重根据消费结构变化,才能体现物价水平。根据惯例,国家统计局每五年会对被统计产品分组目录及其权数进行全面更新;同时每年均根据居民消费支出变动情况对权数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2011年至2015年这五年为一个新权数周期。对于本次国内CPI统计权重的调整方向,学者普遍预计食品类权重会下调,而居住类则有所上升。
国泰君预计,新的CPI统计方案仍然划分为八大类,但纳入统计的产品项目做了调整,一些新的消费商品进入统计,一些过时的旧产品退出了“篮子”。目前,中国CPI的8个子项目中,以食品、居住的权重最高,其次为日用品以及医疗保健及服务类。其中,中国CPI居住类消费调查项目包括四大类,建房及装修材料,租房费用,公用事业花费,自有住房的房贷利率、物业费、各种房屋维修费用等。(编注:CPI中通过同住房贷款利率相挂钩的方式隐含了虚拟房租。)
我们统计蔬菜今年1月的价格已比去年12月份上涨20%,如果调降食品类权重,CPI可能会降低;但目前来看,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虽然同比已掉头向下,但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建材类价格指数以及住房贷款利率指数仍处于高位甚至还有上升空间。房价依然不会被纳入统计范畴。中金公司认为,CPI中食品权重或调至30%左右。而我们更关注非食品中各分项权重的变化,徐小庆提出,“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居住类权重明显偏低。因食品权重的下调,大致将会把CPI拉低0.3-0.4个百分点。
1月CPI同比上涨4.9% PPI上涨6.6%
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其中,城市上涨4.8%,农村上涨5.2%;食品价格上涨10.3%,非食品价格上涨2.6%;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14.4%、鲜蛋价格上涨2.3%。
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5.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0.9%,鲜蛋价格上涨20.2%,水产品价格上涨11.1%,鲜菜价格上涨2.0%,鲜果价格上涨34.8%。
二、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4%,酒类价格上涨4.3%。
三、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3%,鞋价格下降2.8%。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7%,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1.4%。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其中,西药价格上涨0.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1.3%,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8%。
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1%。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3%,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7.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2.3%,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3.7%,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0.7%;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2.8%。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1.0%。其中,教育价格上涨1.7%,文娱费价格上涨1.5%,旅游价格上涨7.6%,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6.2%。
八、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8%。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3.9%,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4.3%,住房租金价格上涨7.1%。
说明:
1、为提高基础数据的可比性,按照制度规定,从2011年1月起,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计算以2010年为对比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这是自2001年计算定基价格指数以来,第二次进行例行基期更换,首轮基期为2000年,每五年更换一次,第二轮基期为2005年。
2、根椐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调查数据,对权数构成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烟酒降低0.51个百分点,衣着降低0.4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降低0.3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低0.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降低0.0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0.25个百分点。
3、根据各调查市县2010年最新的商业业态、农贸市场以及服务消费单位状况,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增加了1.3万个调查网点(包括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与服务消费单位等),目前调查网点为6.3万个。
4、权数调整对本月CPI数据的影响是:同比数据增加0.024个百分点,环比数据减少0.049个百分点。
1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变动情况
2011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月上涨0.9%,比去年同月上涨6.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1.2%,比去年同月上涨9.7%,涨幅均有所扩大。
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上涨1.0%。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2.3%、原料工业价格上涨1.3%、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7%。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衣着类价格上涨0.5%、一般日用品类价格上涨0.5%、耐用消费品类价格略降0.1%。
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5%。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13.7%、原料工业价格上涨10.0%、加工工业价格上涨5.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6.6%、衣着类价格上涨3.8%、一般日用品类价格上涨4.2%、耐用消费品类价格下降0.8%。
分品种看:
原油出厂价格环比上涨5.4%。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2%、3.3%和4.0%。化工产品价格中,顺丁橡胶价格环比上涨3.9%,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价格上涨2.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环比上涨1.6%。其中,原煤出厂价格上涨1.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环比上涨2.0%。其中,大型型钢价格上涨3.0%、中小型型钢价格上涨2.2%、线材价格上涨1.8%、厚钢板价格上涨4.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环比上涨2.8%。其中,铜冶炼产品价格上涨4.4%、锌冶炼产品价格上涨1.9%、铝冶炼产品价格上涨1.8%、铅冶炼产品价格上涨1.6%。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类、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和农副产品类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4%、1.8%、1.4%和1.0%。
说明:
1、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工业品价格统计”改称为“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相应地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改称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2、在反复征求调查企业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新的行业分类和《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标准重新编制了调查产品目录。新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调查目录包括39个行业大类、191个行业中类、525个行业小类、1702个基本分类的11000多种工业产品,调查产品比旧目录增加了近2000种;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调查目录包括900个基本分类的6000多种工业产品,比旧目录增加了2500多种。
3、依据2008-2010年分行业工业销售产值资料和6万家企业的典型调查资料,重新测算了权数构成。据测算,采用新权数计算出来的2011年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同比总指数分别略低0.03和0.05个百分点。
4、采用国际通行的链式拉氏公式,建立起了以2010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