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子献食”,为了想吃人肉的皇上
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乏饕餮之徒,如纣王这般能吃,而且吃得特别离谱的还有一个春秋时的齐桓公姜小白。《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宰相管仲病危,齐桓公去探视,询问说:“哪个大臣能够继任相位?”管仲回答:“知臣莫如君。”齐桓公试探着问:“易牙怎么样?”管仲斩钉截铁地表示反对:“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
管仲所谓“杀子以适君”,说的就是易牙“烹子献食”这一极端残忍,极端反人性的典故。
齐桓公是个特别喜欢吃喝,能为吃喝发狂的人,他曾经对管仲说:“寡人有大邪三。不幸好畋,晦夜从禽不及,一;不幸好酒,日夜相继,二;寡人有污行,不幸好色,姊妹有未嫁者,三。”也就是说,他有三个很不正经、很邪门的爱好:一是喜欢打猎,为了追捕猎物,天黑了也不肯回来,第二天自然就没精神理政问事了;二是喜欢喝酒,追求口腹之欲,白天晚上吃喝不停;更不幸的是,还有比前面这两项更不干净的行为,还喜欢女色,喜欢女色倒是小事,问题是他的同宗姊妹当中还有未出嫁的。他的姊妹为什么没出嫁?这才是他最难为情、最难以启齿的心中隐疾,管仲心里明白,于是就意在不言中了。
抛开他喜欢打猎和病态的好色不说,单是好吃这个毛病也已经登峰造极了。他有一位深为得意的厨子,名字叫做易牙,平时专门烧一些他喜欢的好菜侍侯、满足他。一天,他心怀遗憾地对易牙说,天下的美味,我都吃过了,就是没吃过人肉,不知人肉的味道如何。当天晚上,齐桓公就吃到了一碗他从未吃过的肉类,味道与众不同,据说鲜美异常。他问易牙,这是什么肉?易牙告诉他,人肉。为了取悦齐桓公,易牙把自己刚刚三岁的亲儿子杀了,做成碗中肉献给了主子。
对于易牙烹子这件事,齐桓公与管仲有着不同的评价。管仲说,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儿女,如果对自己的儿女都能下此毒手,对别人岂不更加心狠手辣!齐桓公却以为这是易牙为他尽忠。可见,这个吃货真是吃昏头了。
两年之后,齐桓公一病不起,易牙等人见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效忠再不能带来利益,于是决定杀掉太子姜昭,拥立齐桓公另外一个儿子姜无亏,只有这样他才可以顺理成章地取得宰相的高位。他们禁止任何人出入寢宫,将卧病在床的齐桓公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可是三天过去了,齐桓公仍然不死,易牙等人大怒,把左右服侍他的人全部赶走,又在寝宫四周筑起围墙,隔绝内外。最后,以饕餮著称的齐桓公竟被活活饿死在病榻上。饿死之后,苍蝇云集,尸体腐烂生蛆。一直等到蛆虫成群结队地爬出围墙之外,人们才知道,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国君已经孤苦而死。(未完待续)
注:本篇为杨黎光·《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之六十八
下篇:杨黎光·《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之六十九 农民暴动本质上都是饥民造反
杨黎光网站:http://www.yanglg.com/
敬请关注: 系列博客《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已经成书。
共12章,29万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插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