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鞭炮声还噼噼啪啪地响着,网络上的鞭炮声就噼噼啪啪地点燃了。谁能想得到,2011年网络第一场舌战,会在歌坛天后王菲和科普作家方舟子之间打响呢?这两个平日里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公众人物,因为一尊在火灾中幸免于难的木质佛像,进行了一番神奇般的对话。
作为一位王菲的歌迷,我相信,如果二人在KTV比试歌喉,方舟子必然甘拜下风;但如果二人要探讨一下科学和宗教,恐怕天后也只能无语凝噎。作为王菲的铁杆歌迷,在这件事情上,我欣赏王菲的淡定从容;不过,比较而言,我更赞赏方舟子的较真。如同崔永元所言,方舟子是一个“搅局的人”,好在,“正是这种搅局的人让中国充满希望”。
王方之争,主战场在微博。从2010年以来,微博开始显现出它巨大的力量。不久前,中国社科院教师于建嵘在微博上发起了一场“随时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受到了千万网友的支持和参与。不仅网友,连各地公安部门也高度关注了,甚至有不少社会名人也开始加入街拍行列。
还记得吗?若干年前,许多农村农户家的外墙上,刷着一排排大字,“再苦不能苦孩子”。经过若干年的经济发展,中国进入了“5000年来最长最大的盛世(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语)”,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个城市里,都有一些乞讨儿童们稚嫩的眼神,在无声拷问着你我。他们的生存状态已经不能用“苦”形容了,简直就是在“遭罪”。也许凭借强大的社会关注,一定会有相当多的乞讨儿童被解救出来。但是,之后呢?谁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受教育权利,以免再一次流浪在街头?
2010年流传着一个段子,“每个月总有那么三十多天不想上班。”同样,每次春节长假之后,都有一批不想上班的人。“又要上班了,可真不想去工作,感觉很慵懒,感觉很颓废,这该怎么办啊?”有网友在网上发帖担忧道。对于患了“不想上班”这种“节假日综合症”的朋友,我有一个小小偏方:争取到福建省龙岩市城建监察支队去上班。因为他们那有一个叫江进祥的公务员,九年没有在单位上过一天班,工资却照发。我可以负责地说,江进祥的现象在公务员系统内绝对不会是孤例。这是为什么呢?此处略去300字……哥,你懂得。
春节一过,农民工也开始陆续离开家乡,继续奔走在打工的路上。与往年不同,今年他们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外出打工呢,还是留在家乡就业?媒体报道,重庆多家企业在车站“截留”农民工,月薪甚至开到了4000元。这份工资就算与沿海地区相比,也极具诱惑力。另一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后广东“缺工”总量在100万左右,相当于用工量的3%至4%。
一度被视为就业负担的农民工,突然成了“香饽饽”,怎不令人发出一种今夕何夕的感叹?“你让我滚,我滚了;你让我回来,对不起,滚太远了。”“用工荒”的背后,不但显示了农民工权利的流失,也照出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总有一种悲怆让人无以言说,总有一种郁闷让人无以言说,总有一种忧伤让人无以言说……是的,生活在当下,总有一种情绪让人无以言说。这样的情绪一多,人就忧郁了。这不,2月10日,崔永元在网上对某报发表的“中国论文总数多”的言论进行评论,称自己论文就不多,还因此没评上职称。小崔有没有职称,俺不管;看样子,小崔的抑郁症倒是很难治好了。PS:听说唱红歌能够治抑郁症,小崔要试试吗?
删节版见《温州商报》2月12日一周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