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剧该收场了


 

闹剧该收场了

    美国东部时间2月8日(周二)下午2点,美国交通部发布了针对丰田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与“不自主突然加速”之间关联性进行的调查结果。结论是,没有发现车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

    电子节气门是所有现代汽车的基本配置,在全球的汽车运行中,所谓“不自主突然加速”似有“天方夜谭”之说。但在“戴帽”后,美国那么多貌似公正的权威汽车研究部门怎么都失集体声了?在去年上半年的那几个月里,美国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和渲染,掀起了一阵阵声讨丰田汽车的浪潮。同时,国会召开听证会、法院开庭审理,弄得证人和起诉人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就像真的犯下了“滔天罪行”。美国交通部长雷拉胡德甚至公开放言,建议美国用户放弃驾驶丰田汽车(后来拉胡德收回了这种说法),更开出了1637.5万美元罚单(后来丰田实际支付了4880万美元)。2月23日,日本在美的电装等三大零部件供应商遭到了FBI突击搜查,虽说是国际反垄断案调查,但发生时间的巧合令人震惊。

    在起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美国经济严重衰退的大背景之下,上台伊始的奥巴马公开号召民众买“美国货”,由此贸易保护主义、民族主义的情绪高涨。丰田汽车只是正巧撞在了枪口上。日本品牌汽车尤其是丰田汽车长期雄踞美国汽车市场近半壁江山。如果回顾一下这场闹剧的战果,那就是2010年日系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从2009年44.76%下降到42.85%。而美国三大品牌汽车则从2009年49.79%上升到2010年的50.37%。尽管丰田汽车在2010年美国市场零增长,但作为踏板门事件的“元凶”凯美瑞却依然坐稳了美国轿车每月销售排行榜的第一把交椅。甚至在2010年3月事件的高峰期,丰田汽车在美销售还同比增长了41%,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其实汽车产品中某些零部件有缺陷是难以避免的。全球每年包括美国三大品牌在内的几百万辆车召回是常态,并不值得如此歇斯底里大发作。这场闹剧也说明了在某种情况之下,一个国家和一个普通老百姓都一样,“狗急也要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