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不到体质健康标准说明了什么


杨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男生,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

我一直想问,却找不到合适的咨询对象。偶然在网上看到您的资料,我决定发封邮件向您咨询,盼您回复。

从小学有体育课程开始,我的体育课成绩就一直很差,及格总是有困难。很多科目难以及格,特别是投掷,短跑,跳远这些项目,不及格家常便饭,虽然我文化成绩很好,但是因此从未成为三好生。总之,我觉得自己肌肉力量,协调性,反应灵敏度这些方面,我都比同龄人差一大截,天生差一大截。虽然有所锻炼,但是没有什么效果。

中考有体育测试,每一个项目我都很差。比如投掷3千克的实心球,同学们都有9米多,我只有67米,监考老师讥笑我说,超过女生满分线了。从此我就怀疑自己是不是身体发育可能有什么问题。

到了高中时,我体育还是那么差。一位体育老师说,体育课的测试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它的制定方法,是依靠统计数据,然后按照95%或者90%这样的置信区间来确定。达不到这个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说明我的身体不健康,体质太差,在正常范围以外。当时学业紧张,我并没有把他的话太放在心上。

进入大学后,自己学习了统计学,了解了那个老师的话的真正意思,我也真的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体是不是有问题。可能由于大学的标准较低,还有测试的项目我不算太差,短跑,立定跳远,1000米这些项目我勉强都可以及格。要是测试引体向上我肯定是0个。

原谅我略显繁琐的叙述,我只是想向您详细叙述自己体育差,体质差的情况。我因为怀疑自己有神经或者肌肉方面的疾病,甚至去过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却说我属于体质不好,不能算疾病,回去锻炼,也没有给我做任何的检查。我又怀疑自己是不是发育不正常,性方面有问题,去医院查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问题,倒是意外发现自己垂体泌乳素偏高,但是好像也不足以解释我的这些情况。折腾到现在,我已经有心理强迫的倾向了。

其实我真正想问您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过去十几年的体育课程中,我达不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否说明我不是正常人?是否说明我的身体有问题?请问杨老师,达不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这位朋友:

您好!你问“达不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在此我要对你说的是:达不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意味着体质健康状况很不理想。很不理想并不意味着不是正常人或身体有问题。而是意味着没有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以及在体育锻炼之上的的态度是不端正的,怕苦怕累、偷懒躲避、敷衍应付,体育课只凭兴趣出发,不愿意参加提高体能和增强身体素质的练习,自然也就没有养成每天一小时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所以国家制定《体质健康标准》以及达不到标准不能评“三好学生”的目的有三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教育是包含强制性措施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属于教育的范畴,所以国家运用《体质健康标准》以及达不到标准不能评“三好学生”的强制性措施来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期望从小开始在强制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习惯而受益终生。

第二,通过《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锻炼在什么地方存在欠缺,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进而使身体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当然这也是养成有意识的科学锻炼身体的一种督促措施。

第三,《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在于能较好地抑制“考什么教什么,测什么练什么”的应试教育弊端,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情况,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教——根据具体学生机能的变化安排相应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提高教学效果和身体素质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你说“过去十几年的体育课程中,我达不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说明你从没有坚持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自己的身体,而且也没有养成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习惯,仅仅一周上两次体育课是起不到身体素质提高这一目的的。就拿引体向上、推铅球、立定跳远来说,我高中毕业的时候也是一个都拉不上去,推铅球六七米、立定跳远两米过一点,一百米跑十四秒多,经过了一年每天一个小时的俯卧撑、仰卧起坐、两头起、推举杠铃、兔子跳、蹲立步走、短跑、长跑等等全面的全身练习,最后引体向上拉到了30个;铅球推十二米;立定跳远两米七;一百米跑十二秒等等,由此可见,身体素质是要坚持按科学锻炼来提高的。

你在学生期间达不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意味着体质健康状况很不理想,很不理想并不是说你的身体有病,而是工作起来容易疲劳,所以为了我们精力充沛的生活与工作,我们是要坚持锻炼身体的。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分析,对错与否,你的朋友杨永龙敬请你批评!

杨老师:

您好!我个人觉得,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是一个人的体育运动能力吧。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达不到标准,说明我的体质差,也就是决定体育运动能力的那部分身体器官,功能不如别人,或者说其他大部分人。

您说到缺乏锻炼,确实是事实。但是,我的体育课,从小学1年级开始,就是很不好的,总是难以及格的。要说我的同学,在小学一年级前就普遍开始锻炼,您也不会相信吧,哈哈。

所以,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撇开锻炼不够的因素不看,我确实先天性地体育运动能力不如别人。但是,如果说是遗传的话,我的父母,包括我的父系和母系的亲属们,也并没有普遍表现出体育运动能力不好的情况,似乎我的家族中,并没有携带这样的基因,或者至少他们身上没有显露出来。当然,他们当中也没有出现运动健将。可以这么说,我的家族在这方面的基因是正常的,普通的。

那么,为什么我表现出这种似乎没有明确解释的先天性的体质不好呢?难道我真的神经或者肌肉系统这方面,或者决定运动能力的其他器官,有基因问题,有医学上的疾病吗?这种先天性的运动能力不好,在您看来,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这位朋友:

您好!我们所说的体育锻炼包括婴幼儿时期以及学龄期及以后的部分。在婴幼儿时期比如我们常说的“三翻六坐九爬爬”,在这些自然的发展阶段,孩子是需要充足的自由来完成这些动作的,同时随着婴儿活动能力的逐渐增强,父母要引导孩子做更多的运动,尤其是综合训练,这些训练要延续到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或进入小学之前。我们知道,人体的活动需要多个感觉器官参与,需要身体的多个部分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所以婴幼儿阶段的综合训练以及与同龄孩童之间的各种奔跑、捉迷藏、翻上爬下扯破天地的玩耍就非常重要,由于这些综合训练和玩耍,一方面促进了各系统的功能,比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等在这些综合训练和玩耍之中得到了锻炼,而且为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发展和奠定了我们的身体的协调性。你的体育运动能力不好,很可能与婴幼儿阶段身体综合训练和翻上爬下扯破天地的玩耍缺乏有关,这样也就出现了你所说的“先天性地体育运动能力不如别人”。

另外我要说的是:人的的各种行为和能力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其特定的发展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关键期的规律,即人的各种行为和能力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特殊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人的某种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最容易受到影响。如果及时得到科学、系统的培养,人的该种行为或能力将得到理想的发展,而如果在关键期得不到科学、系统的培养,人的行为或能力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以后即使得到良好的补偿,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发展水平,甚至无法补偿。人的体育能力的发展也是如此——03岁的婴儿期正是人类运动能力产生、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在广义上说,01岁是婴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13岁是婴儿双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有关人类运动能力的关键期就在03岁的婴儿期。您的问题的是不是与这个关键期缺乏科学、系统的培养有关呢?这是值得思考的。

杨老师:

您好!关于我婴幼儿时期是否缺乏运动能力培养的问题,我倒是没有向父母仔细了解过。不过我觉得,多数家长本身应该也不知道孩子的运动能力要怎么培养吧,我是87年出生的,那个时期的人们,对这方面的知识可能了解得更匮乏呢。可能养育孩子,多数家长那时候也就是顺其自然吧。至于父母是否在那个时期过多地限制了我的运动,我现在也给不出明确的答案。

我担忧的是,自己这种先天性的运动能力不好,不管是不是0-3岁的时候缺乏训练,是否可能和神经,肌肉等决定运动能力的系统的疾病有关系,我担心自己这方面可能有先天的疾病和不足,属于医学上的异常。我不知道上学后发现先天性地达不到体质健康标准的人群,患有这方面疾病的可能性是不是比较大?广义的说,这一人群,相比其它人,是不是有先天的各方面的医学异常的可能性更大?

这位朋友:

您好!从我从教二十多年的情况来看,与你类似的情况的同学每年都不少于5%,也就是说我校每年有50多个学生达不到体质健康标准,二十多年来我校就有一千二三百学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按照你的说法,是不是这些学生都有“先天的疾病和不足”呢?其实答案是否定的。这些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一切都正常,而且健康状况也没有受到影响,你说你的这种担心是不是属于杞人忧天呢?

杨老师:

您好!是有点杞人忧天的味道,呵呵。主要是自己喜欢钻牛角尖,前面我说道:

1.体质健康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医学上的检查项目,比如肝功能,制定的方法一样,都是采集大量数据,然后选择一个置信区间,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得到的。

2.我个人觉得,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是人的运动能力。我的运动能力不好,尤其是短跑,跳远这些力量项目,还有身体协调性,反应灵敏度等。我觉得这些方面是人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决定的,所以我就觉得,我在这些方面测试结果不合格,说明我神经和肌肉系统的功能不如大部分人,就像肝功能测试结果不合格,说明肝功能不如大部分人一样。因此我就按照这样的推理,老觉得自己神经和肌肉系统功能不正常,可能有什么先天的医学异常或者疾病。

自己为此有了一定的心理负担。请问,我的这个想法,到底错在哪里呢?

这位朋友:

您好!关于您的第一个问题,首先我要声明的是: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是检查体质强或弱的,体质健康不达标说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比较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锻炼;而医学方面的检查则主要是区分有病与无病的。这两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你说“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是人的运动能力。我的运动能力不好,尤其是短跑,跳远这些力量项目,还有身体协调性,反应灵敏度等”,这个认识很好。短跑、跳远等力量性的项目,的确与身体的协调性、反应灵敏度有关,更主要的还与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若某一肌肉特别重要,则该肌称为原动肌或主动肌,协助该运动的肌肉称协同肌,对抗该运动的肌肉称为对抗肌)协同作用有关,要想使你所说的力量型的项目得到发展和提高,那么就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协调训练。通过协调训练在神经系统中形成预编程序的、自动的、多块肌肉协调运动的记忆印迹,当形成这种记忆印记之后,我们再进行运动起来就会随意再现多块肌肉协调的、自动的运动形式,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进行力量型的项目的时候就会产生动作更迅速、更精确和更有力的表现,那么这一类项目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你说“老觉得自己神经和肌肉系统功能不正常”,我认为这个感觉是正确的,说白了就是“身体协调性,反应灵敏度等”方面的训练缺乏,如果你能自我主动去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并坚持每天锻炼一个小时,那么你的体质将抗标准测试成绩也就会自然而然提高的。

杨老师:

您好!我想您的意思是:达不到体质健康标准,运动能力差,身体协调性不好,反应慢,肌肉不发达,等等等等,都是事实,我的感觉没有错。但是,我把这些理解为医学疾病的表现,在您看来是错误的,体质健康标准,反映的并不是这些内容,而是我体质不好,无论是先天原因还是后天锻炼不足,我都应该有意识地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总之,体质健康标准不是测试神经或者肌肉是否有疾病的标准,是测试它们的品质的标准?

这位朋友:

您好!你的理解完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