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智能手机的普及浪潮将推进中国3G渗透率在突破10%之后加速上升。
当前全球无线通信投资的增量主要来自于LTE建设,而在美国主导了2011年的LTE投资之后,2012年的LTE建网需求将主要来自于美、日、韩。大富科技等射频器件厂商将通过爱立信(微博)等客户间接受益。
有线通信设备增量来自移动、联通的新需求。中移动在无线业务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正积极努力进入有限宽带业务。11年采购已由各自自主招标变为集团统一招标,12、13年将带动接入网需求增长。中国联通(微博)在12年3G用户即将突破5000万的时候,网络将出现承载压力,11年已经开始PTN网络实验,很可能于12年开始PTN传输网建设。
3G渗透率达10%
中国品牌崛起
从全球3G业务开展情况来看,2001年日本开启3G服务,5年之后,渗透率达到50%,美国2003年开始服务,7年之后渗透率达到50%,而台湾2005年开始3G服务,只用了3年渗透率就超过50%。
综合来看,3G发展:(1)亚洲领先于欧美,亚洲国家3G渗透率上升速度超过欧美;(2)后来者居上,较晚开展3G业务的台湾、新加坡发展速度明显超越较早开启3G服务的日、韩。(3)渗透率10%之后加速上升,3G渗透率超过10%之后,各国均出现了加速上升的趋势,11年9月,中国在开启3G服务2年之后,渗透率已经达到10%的临界点,或迎来加速上升趋势。
2009、2010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主要由高端智能机和低端功能机带动。而2011年开始,低端智能机将接替高端智能机、低端功能机,成为拉动全球手机出货的新动力。
在中国,国内三大运营商11年均积极引入高品质低端智能手机,出现了V880、A60、C8650、U880等明星机型。预计中国75-300美元手机出货量占比将逐年上升,并成为国内3G渗透率加速上升的重要推手。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10年2季度开始快速爬坡。到2011年2季度,在低端智能机普及浪潮推动下,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暴增210%。同时,中国品牌(包括:中兴、华为(微博)、天语、酷派)占有率从2.9%跳升至19%。双重因素叠加之后,一年之间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超15倍。
通讯设备市场
国内外各有侧重
全球LTE建设浪潮已经开始,60个国家有154个LTE网络准备建设计划。目前已有20个LTE商用网络,54个LTE测试网络,预计在2012年底之前,至少将有81个网络商用。
全球LTE设备需求将从11年的约20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130亿美元,并且成为未来无线通信设备需求的主要增量。2010、11年,Verizon为代表的北美运营商贡献了主要的LTE建网需求;2012年之后,随着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中国的LTE建设,LTE需求中的亚太比例将明显提升。
美、日、韩短期内仍是LTE需求最大的地区,而在上述区域当中,爱立信、诺西、阿朗等海外厂商份额较高。此外,中兴通讯(微博)虽无法完全享受美、日、韩地区的LTE建设,但由于11年已基本完成了除北美和Vodafone部分产品线的客户突破,预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将保证公司成长。
中国手机渗透率已经接近70%,手机用户的增速已经趋缓,而新增用户又主要集中在3G用户,严重依赖手机业务的中国移动(微博),自身3G制式又存在明显缺陷,预计中移动在未来国内新增手机用户中的占比将越来越小。
所以,对于中移动而言,宽带业务是其垂涎已久的新业务,随着禁止中移动经营宽带业务的686号文,即工信部《关于进一步落实规范电信市场秩序有关文件精神的通知》在2012年到期,我们预计中移动很可能取得独立的宽带经营牌照。
而中移动已经开始采取动作,11年中移动已将各省各自为政的宽带建设方式变为集团统一规划,制定了2013年底之前增加3000万用户的目标。11年PON设备招标1000万线,12年至少2500万线,3年复合增速60%,正式加入光纤宽带建设浪潮。
中移动将贡献11-13年中国光纤宽带市场的主要增量,关注受益标的: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日海通讯。
激烈的价格竞争有所缓和
经过多年竞争激烈的集采招标,中国运营商已经开始意识到,一味的寻求低价,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低价中标的设备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产品质量。
比较典型的事件就是中国电信(微博)在11年彻底改变了ODN产品的价格招标规则,ODN产品从08年第一次集采以来,每年价格下降20%,巨大的压力之下,产品质量难免缩水。
中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说:“ODN是百年工程”,所以中电信不断降低ODN产品招标中价格因素占比之外,还在11年将的以往最低价得分最高分的评分方式,变为了20%低位价格得最高分,高价、低价都扣分。”
中移动也有类似动作,11年开展“工兵行动”,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和更换低质量天线。同时也在检讨连年的价格压力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且,中移动从11年开始,将天线价格竞标方式由连续竞价改为了单次竞价。促进运营商3G用户数的快速增长,并降低补贴水平。
无线通信增量市场来自美、日、韩的LTE建设;有线通信增量来自中移动和中联通的需求。推荐组合: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大富科技;建议积极关注:烽火通信、光迅科技、日海通讯。
通信行业驾驭低价浪潮 国内厂商掘金增量市场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