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电力投资价值分析


    在东方财富股吧里,看到一样一个帖子,其分析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其估值从长期来说本人也比较认同,现复制如下:    
    打开任何一款交易软件进入F10中的行业分析,电力股中总股本与国投电力相仿二十亿左右的,总资产往往只有区区百亿左右,而国投总资产达到了一千多亿。与国投总资产相近的比如华电国际,总股本却达到了将近70亿。这一条已经体现了国投电力的含金量。可是又有人要说了,国投电力壳里装的全是创造不出效益的垃圾资产,资产越多越垃圾,下面咱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国投电力是一家以电力为主的能源控股公司,首先要考虑电力行业的特殊性:水电业绩稳定增长、火电效益波动起伏剧烈、而同属于公用事业,理论上是永续经营的。假设只有两个子公司,水电公司盈利1亿,火电公司亏损1亿,合计利润为0,难道就认为它的价值是0吗?显然不是。而国投正是这种情况,表面的低盈利掩盖了它的内在价值。
    因此假定我是国投大股东,那么我怎么来判断公司的价值呢?我可以假设把公司全部变现,并分成三部分来计算现金流现值。1.母公司的现值, 2.火风光电类子公司的现值,3、水电类子公司的现值,然后把三部分相加。
         1.   母公司  可以考虑把可转债和相应投入二滩的资本金抵消,两者价值相当。而本次募集资金21.15亿归到母公司计算,结合三季度财报,计算得到国投母公司现值=流动资产+应收款—流动负债-长期借款+21.15=9.52亿。
         2.  火风光电类子公司  火电不可能一直亏损,假如我现在卖火电公司,最保守的,按净资产,肯定能卖掉,何况提电价限煤价以后,火电的盈利状况已经大幅度改善。把各个火电公司的权益净资产加起来,得到约53亿。因为参控股子公司众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参见2011年半年报。
        3. 水电类子公司。
     (1)大朝山   到2011年底,大朝山已经可以全部还清贷款,这部分按照现金流折现模型计算,为力求估值保守,取折现率为10%。该项目2001年底开始投产,到2003年10月全部投产,折中按2002年算,相当于用9年时间连本带息还清了88.7亿的总投资,而且小湾蓄水作用近年才开始体现,因此以后每年利润+折旧的现金流可达9亿以上,理论上可以永续经营,而且长期来说电价是上涨趋势,这部分现值为90亿,50%权益为45亿。
     (2)小三峡 年发电量36亿,2010年净利润2.26亿,本次调价后保守预计年净利2.4亿。到今年年中,仍有11.6亿贷款未还清,因此按15倍PE来估值为36亿,国投权益为21.6亿。
     (3)二滩  二滩的估值非常困难,因为电价未知,测算现金流也是不实际的,按最保守的计算,2008年二滩注册资本46亿,加上近3年的业绩约12亿,加上12年来的折旧约110亿(扣除负债和流动资产,二滩电站现在的评估值肯定超过当初的建造成本,水电站就具有这样的特征—折旧提了却反而更值钱了,因此这110亿完全是白得的),总的就相当于二滩的现值168亿(这个估值是极端保守的,在我眼中二滩实际价值肯定超过500亿,比较下长江电力就可以了),即便按168亿算,国投的权益也有87.4亿。
      那么水电类合计价值为45+21.6+87.4=154。
      那么国投总价值为9.5+53+154=216.5。注:以上是对所有资产进行最低限度的估值,而且按这个估值,是可以很容易地卖给产业资本的,但是现在国投总市值却只有127.6。只有最低估值的59%。假定按我的最低估值,国投每股价值9.21元,当然那样的话可转债就会全部转股,但是按7元多的价格转股后,对国投每股价值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年底的电价上调,粗略的算了一下,按今年前三季度国投控股的发电企业发电量折算出全年发电量,再算上相应电价上涨部分累加以后得到5.7亿元的总数,就是说如果明年发电量不变的前提下,国投电力将增收5.7亿元净利润。而二滩这一块明年因官地和锦屏一二级的陆续投产,发电量将至少增加50%以上,这个帐还得远远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