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


概述:

  依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科学消费指引》,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针对当前美白类美容护肤品的市场消费现状,在有关专业技术机构和业界专家的支持下,联合发布《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应科学生产、规范经营、诚信服务,在提供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真实的消费信息。建议消费者参考本指引科学选购、正确使用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

一、科学认知,掌握美白产品基本知识。

 美白类美容护肤品是化妆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兼具美容化妆和肌肤滋养等多重功效。现在市场上以美白保湿功能的化妆品居多,其作用机理多是以清除并预防黑色素过量沉淀,清除多余角质,保养肌肤并实现对肌肤的保湿等多重功效。

 就美白类美容护肤品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影响肌肤美白的头号敌人——黑色素,也就是解决“黑色素暗沉”问题。暴晒、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均可导致并加速黑色素在体内的生成和沉积。

 从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的成分来看,应用于美白产品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是维生素C,医学研究认为,维生素C能直接作用于肌肤细胞的氧化还原环节,可抑制皮肤异常色素沉着,影响黑色素代谢,减少黑色素的形成。在现代化妆品中应用较为普遍。

 市场上正规的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除使用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外,主要以添加植物萃取成分来实现对肌肤滋养和修护的目的。植物提取物主要包括:果酸(甘醇酸)、熊果苷、芦荟提取物、甘草及桑叶提取物等,其中果酸是提炼自水果的一种α羟基酸,其中又以提炼自甘蔗的甘醇酸效果最佳,目前最常被使用。较高浓度的果酸能去除过度角化的角质层,刺激新细胞的生长,同时有助于去除脸部细纹,淡化表皮色素,使皮肤变得更柔软、白皙、光滑且富有弹性。熊果苷是近年来中高端化妆品比较常用的美白原料,又叫杨梅苷和熊葡萄叶素,是从熊果的叶子中提取的成分。在不影响细胞增殖的浓度下,熊果苷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合成,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且安全性比较高。芦荟和甘草提取物主要针对皮肤日晒后的护理,能起到减轻紫外线刺激而带来的皮肤黑化,有效消除强烈日晒后皮肤上的轻微炎症等。

二、注重安全,理性看待美白功效。

 消费者的安全权是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很多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往往注重讨价还价甚至是由此引发消费纠纷,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安全权。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是消费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原则,美容护肤也不例外,专家建议消费者在美白产品和服务选择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任何美容护肤产品,均应首先考虑其使用的安全性,消费者不宜追求能够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美白产品和方式,无论是美容院的产品和服务还是商家在美白产品的促销手段上,都不能做到这一点。逾越安全这个底线,急功近利的美白往往适得其反。

(二)凡是宣称纯天然植物成分的美白产品,均不符合基本的化妆品科学常识。很多打着纯天然速效美白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只是商家进行宣传的噱头,消费者应谨慎选择。

 (三)应选择正规商家(厂家)具有肌肤美白效果的品牌化妆品,使用具有美白效果的化妆水、乳液以及美白美容液等,并持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美白效果。

三、走出误区,正确选用美白护肤产品。

 包括美白在内的美容化妆是一项长期重复的复杂生活方式,一旦养成习惯将难以改正,消费者应注意在化妆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误区,以免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误区之一:好的美白产品可以完全祛除脸上的斑点。美白产品不具有可以完全去除斑点的功效,尽管美白产品可均匀肤色淡化斑点,但对于雀斑(有遗传因素),或由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及老年斑,品质优良的美白护肤品也只能起到淡化作用。所以美白产品并非万能,它不可能让雀斑、老年斑和因先天遗传、内分泌失调造成的色斑消失。

 不仅如此,并不是所有的美白产品对去除痘痕有作用,选择含有果酸、甘草酸、洋甘菊、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等美白成分的产品,去除痘痕有一定效果。

 误区之二:美白粉底具有很好的美白功效。如果美白粉底中美白成分的浓度足够的话,当然具有美白效果,但粉底类的产品均涂抹于皮肤表层,很容易被蹭掉,并且还存在脱妆的问题,所以说它的美白功效远没有美白护肤品好。

 误区之三:维生素E是抗老化成分不具备美白功效。维生素E不仅具有抗老化功效,也具有美白的功效。维生素E在人体内是一种抗氧化剂,特别是脂肪的抗氧化剂,能抑制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它一些不稳定化合物的过氧化。而人体内的脂褐素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物。维生素E则具有抑制它们过氧化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抵制了脂褐素在皮肤上的沉积,使皮肤保持白皙。同时维生素E还具有抗衰老作用。平时多吃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例如卷心菜、菜花、芝麻油、芝麻、葵花子、菜子油、葵花子油等都有抗老化和美白的作用。

 误区之四:含熊果苷的美白产品可以白天使用。熊果苷是对光线相对稳定的物质,可以早晚使用,但是它在皮肤中分解出来的氢醌本身是怕光的。而有些含有熊果苷成分的产品中有一定量的氢醌残留,因此最好在晚上使用。

 误区之五:晒后应马上对肌肤进行美白护理。有些美白成分较容易引致皮肤敏感,尤其是晒后的肌肤,十分脆弱,容易过敏。皮肤敏感人群要特别留意说明书内的成分,避免使用一些太刺激或曾引致敏感的成分。如对某些产品敏感,除了要停用该产品,更应咨询医生意见,看看哪些成分最可能引起敏感反应,以避免敏感再次发生。使用时也应遵从产品使用的次数、建议或遵医嘱使用,谨记易受紫外线影响的产品不要在早上用。

 在美白类美容护肤品的选购方面,尤其是时下流行的团购和网购形式,应引起消费者的重视。在线销售化妆品的商家很多,但鱼龙混杂。专家建议:首先,不要选择价格过低的商品,网上的化妆品相对便宜,但如果价格与商场价格悬殊太大,消费者应谨慎选购;第二,在线选购商品时,应选择品牌信誉度较高的商品,杂牌产品很难保证质量;第三,在线购买的化妆品,拿到产品后先不要急于使用,可以让用过这个品牌的朋友从味道、色泽、使用感觉等方面帮忙鉴别一下,以确保产品质量。

四、摒弃陋习,合理膳食并规律作息是肌肤美白的基本保障。

 (一)远离烟酒陋习,确保肌体健康活力。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不仅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而且是皮肤美白的大敌。研究发现,吸烟时散发出来的烟雾会使皮肤粗糙、毛孔粗大、使皮肤变油、长痘痘等。不仅如此,吸烟会扰乱人体的皮肤更新机制,从而导致皮肤出现皱纹。

 饮酒对皮肤的损伤已经是医学界的共识,过量饮酒不仅会恶化皮肤环境,而且会导致皮肤干燥及脱皮等现象。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还会对肝脏带来负担,降低对有毒物质的解毒速度。

 (二)保持肌肤的美白与合理的膳食分不开。饮食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酞、虾青素、β-胡萝卜素、钙质等均对美白具有良好的基础作用,只有合理膳食,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才有可能由内而外的实现长效美白。

 (三)规律的作息给肌肤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工作生活压力过大或者长期身体压力过大,会打破荷尔蒙平衡,促使黑色素形成细胞活跃,导致出现肌肤烦恼。另外,一段时间内精神压力过大也会消耗体内过多的维生素。

 生活中,如果睡眠得不到保证或者长期熬夜,肌肤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与氧气会导致再生能力的降低,使肌肤丧失应有的代谢和活力,从而导致皮肤老化。

五、保留凭证,依法维权有依据。

 消费维权是科学消费的重要保障。消费者在化妆品及护肤产品消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索取并妥善保留购物发票(凭证),以便当自身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权有据;要善于参与监督、识别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的护肤产品,并主动与消费维权组织联系,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化妆品市场环境做出努力。

(责任编辑:CCSF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