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戛纳峰会该干哪些“活儿”


  2011年11月3日至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G20峰会)确定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戛纳举行。作为东道主,法国早在2010年年底就为此次G20峰会设置了三大议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原材料市场价格监管和全球治理。不过,目前来看,克服欧债危机的影响则成为G20峰会的当务之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法国戛纳召开的G20峰会要干的事情既有“慢活儿”,又有“急活儿”。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儿。从这次G20峰会不难看出,会上讨论的许多问题都是老问题。回想起2010年11月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方面是会议主要议题。现在看来,许多议题也是戛纳峰会所需要干的“活儿”。

  也要看到,G20峰会所涉猎的“慢活儿”并非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去年末在首尔举办的G20峰会上,被“上会”的就业、气候变化、绿色增长等议题就属于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好的“慢活儿”。现在看来,G20各国领导人在戛纳峰会上也同样接手要写新的“慢活儿”。

  应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之所以能够“上会”于G20峰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有助于G20干好手中的“慢活儿”。就拿这次戛纳峰会讨论的金融体系与稳定大宗商品价格这两大议题来看,尽管金融体系问题每年都涉及,而稳定大宗商品价格问题是今年才“上会”的,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不能忽视。一方面,迄今为止,美元已经历了长达30年的无锚定对象时期,只服从于美联储的意愿,那么,美元发行政策的“国内化”与美元使用环境的“国际化”之间矛盾将越来越大,美元也会由硬通货逐渐变成“软通货”,很容易酿成各种经济泡沫,反过来也导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处于失控状态。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扬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的风险。正如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2010年末在给G20领导人信中所称,包括原油在内的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对穷国造成了令人担忧的影响,并可能对全球需求及价格水平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呼吁G20各国来的人采取措施抑制投机导致的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利用G20机制来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呼声越来越高。2011年G20轮值主席国法国提出要将“如何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扬”纳入G20峰会正式议题,重心是减少价格操作、规范大宗商品金融交易。其中,“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与“控制原材料价格过度波动”这两个“活儿”是未来G20国家需要精心烹制的一份“套餐”,而这次G20戛纳峰会则干的是为上述“套餐”配料的“活儿”。

  在G20峰会这样的高贵场合上,的确需要与会的各国领导人高瞻远瞩,讨论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话题,而并不是要在一些局部性与阶段性话题上磨磨唧唧。不过,眼下欧债危机尚处在火急火燎的时刻,尽管欧盟免除了希腊的一般债务,EFSF也已经启动,但要看到效果,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恰恰在此当口,希拉总理帕潘德里欧11月1日意外宣布将对欧盟出台的一揽子救助方案进行全民公投。表面上看,帕潘德里欧或许是怕在希腊国内被“骂”。毕竟,希腊接受欧盟的一揽子救助方案要付出很大代价,如要实行一系列紧缩政策,大量辞退公务员、削减薪水和养老金、增加税收。仔细琢磨,帕潘德里欧这件事做得真是很聪明。不早不晚,偏偏要在G20峰会在戛纳召开之前宣布要对欧盟的一揽子救助方案全民公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吸引G20领导人注意力的效果,使对希腊的救助从欧盟的“活儿”上升为全球的“活儿”。果真因为希腊对于对欧盟的一揽子救助方案全面违约,到时候很可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救助希腊的“活儿”很可能发展为防止债务危机蔓延的“活儿”,会更难办。

  就G20来说,现阶段要干点“活儿”不容易。为了早日摆脱欧债危机的困扰,既要干好“慢活儿”,从根本上解决欧盟国家社会生活的高福利与经济发展的弱动力之间的矛盾,又要干好“急活儿”,尽可能防止希腊等欧盟国家因出现严重的债务违约而殃及池鱼。正如法国财政部一名官员所形容的那样:“毫无疑问,关于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讨论将使其他会议议题黯然失色”。

  作为这次G20峰会的东道主,法国总统萨科奇的“活儿”也不轻。在刚刚与第一夫人布吕尼刚刚抱着新出生女儿茱莉亚干完一家三口散步这件“甜活儿”和“私活儿”后,萨科奇马上就要面对着应对欧债危机蔓延这件“苦活儿”和接待G20各国领导人这件“累活儿”。就G20峰会来说,萨科奇的“活儿”也不会白干。至少,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和控制原材料价格过度波动这两个“活儿”很对萨科奇的胃口。况且,如果将防止欧债危机蔓延这件“苦活儿”在G20峰会上让与会各国领导人都分担一些,萨科奇干点“活儿”也不会过于劳累。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希望在G20峰会上多干些“活儿”,像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原材料市场价格监管和全球治理等议题也都是中国想干、该干和能干的“活儿”。然而,在稳定国际货币方面,中国所干的“活儿”不一定完全符合美国人的胃口。美国人总是强调人民币要升值、要完全浮动,而中国人则主张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可见,在怎样干好“活儿”的问题上,中国人也不一定都听别人的。此外,像救助欧洲这种“急活儿”,中国人也干了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如EFSF首席执行官雷格林10月28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已经购买了EFSF债券。不过,在救助欧洲问题上,也需要被救助者拿出更多诚意,至少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营有所表示吧。

  “慢活”也好,“急活”也罢,凡是能够拿到G20峰会上讨论的话题,都应当是“难活”。例如,欧盟干的“活儿”往往美国人看不上,如美国一直在批评欧盟解决债务危机措施不力。与此同时,美国人干的“活儿”欧盟国家也不一定都看得上,如面对美元独霸天下的局面,法国希望戛纳峰会提出资本流动管理的建议,加强应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框架,改善IM F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监督。

  回到G20戛纳峰会要干什么“活儿”的问题上,必须指出,与会各方都需要在充分了解相互意愿的基础上,立足全局和长远,求同存异,拿出切实可行的“干活儿”方案。即使一时拿不出各方都认可的“干活儿”办法,能够在主张上相互接近也应当算是有些成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