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晚,在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来临之际,蒙自市雨过铺镇永宁村迎来了彝族花灯传习馆新建项目落成的“双喜临门”。活动当日,彝族同胞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用热情和美酒招待四方的宾客。
永宁村作为当地彝族支系尼苏人聚居的村落,同时也是蒙自市传统彝族花灯的发祥地。“彝族花灯在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逢节庆假日、婚丧习俗,永宁皆要举办大规模的灯会活动,村里2000多名男女老少都来观看,很热闹。”永宁村彝族花灯传习馆代理馆长普东方如是说。
普东方介绍,为进一步弘扬彝族文化,展示彝族花灯的魅力,自2005年蒙自市第一个彝族文化传习馆在该村落户以来,花灯歌舞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学习。据悉,目前落成的传习馆新建项目总投资60万元,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可容纳约500人进行演练。
雨过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秋红说,传习馆使永宁村村民拥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之家”,彝族花灯又将重新获得生机和活力,为丰富当地彝族群众文化生活、增进民族团结、弘扬与创新民间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晚,永宁村花灯文艺表演团队上演了一场纯正的彝族传统花灯歌舞晚会,代表性节目《阿尼西山妮》、《板凳龙》等在省、市演出中多次获奖,当晚的演出受到了观众的普遍好评。
村民有了“民族文化之家”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