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不救小悦悦[1]”的公众已从震惊、愤怒的情绪中走出来,转向反思。在论坛、微博、贴吧等平台上,不少人开始设想自己的选择。有网友表示会救助,但大多数的跟帖网友表示自己不会直接抱起孩子,但会尝试打电话求救。
事件发生后,针对网络上对“佛山人”的质疑之声,“90后”大学生阿滔通宵创作录制的说唱歌曲《佛山声音》,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引起了无数佛山后生的共鸣。他这样唱道:“如果道德底线好似以前一样纯净,或者这个事件结局会一片光明……我还不是医生,但我想帮这个冷漠的社会打支针,来解冻人们心中最后的纯真。”
广东省政协特聘委员陈利浩在微博中写道:“面对惨剧,应该用救助或‘兜底’机制等让‘路人皆知’。”他认为,给见义勇为者“取义”无需“舍身”的保障是“基本的守则”。
事件发生后,有律师建议为见义勇为者立法,也有媒体呼吁“见死不救要立法治罪”。对此,有网友持不同意见:“一个社会的道德需要用法律去强制执行的时候,还有什么道德可言?”不少网友认为,见义勇为是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身道德所引发的自然反应,不能强制要求,加强教育被很多网友看做树立基本道德底线的方法。
面对“中国人怎么变得这么冷漠无情”的网友发问,有网友这样写道:“人人自危、自保的现实,让很多人都采取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一个国家的教育跟不上,势必会造成很多道德缺失和人性冷漠,究其根本必须教育育人。”还有网友说:“勇于援手的人常常遭遇讹诈,意欲救人者总是充满了顾虑,才使得将要伸出的援手选择了逃避,本来温热的心蜷缩在角落。”
“罪恶之源是社会教化失败和社会急难救助机制缺失。法律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说到底还是缺乏人性教育,使我们国民精通各种社会角色扮演之道,唯一不会的,是基本的人性。”有网友写道。
“撑腰体”红遍大江南北的事件反思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