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民意与引领民意的对立统一
廖仁平
关键词:民意 引导 社会管理 政治
提 要:简要分析了政治集团如何有效地顺应民意和引导民众,顺便也简要地提及了政治家与政客间的区别。
民意不可违!大多数政治家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家或政客们总是一会儿顺民意,一会又以多种方式违背民意。这是为什么?
民意应不应该顺应?什么时候顺应?什么时候不应该顺应而是要引领?多大程度上顺应又在多大程度上引领?这些问题涉及到民意本身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与统治集团利益一致或在多大程度上与统治集团利益一致,还取决于不同时空中的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及民意的强烈程度等等诸多因素。
真正的比较有公心的政治家会综合权衡后,既照顾顺应民意中的合理部分以凝聚人心,又会以各种方式教育民众识大局,看长远,共同为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努力。而政客们会利用顺民意来与民众讨价还价,一旦他们通过讨好民意而取得了政权,就会以各种方式谋取私利。
趋利避害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人类当然也不例外。在人类文明早期,人的生物性本能具有强烈的作用。是所有社会序参量(描述社会存在的量,或要素、参量、状态等)中最本质最稳定也最强烈的基本序参量之一。它天然要求要“役使”其它序参量…任何人的行动都会自觉不自觉(潜意识性)地进行利害权衡,有利就支持,不利就反对。
精英们如果要引导民众,不了解民众的基本需求,所引导的目标离人们的生存本能及认识水平相差越大,民众的依从性就越小,反复的可能性就越大,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好的引导目标应当是引导者集团已经全体(或大多数)觉悟并能身先士卒地先行作到,不太违背人的基本生物属性,普通人经过一定的努力即能达到,且在达成其目标的过程中不至于牺牲太多,还能收获一定量的快乐满足。圣人君子的个人修养对普通民众没有太多的意义(不硬性要求,但要及时褒奖自然产生的各种好人好事),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才是最根本最有效果的。
总之,任何目标的实现,都要考虑大多数人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的综合性投入产出比。这要求引导者要充分了解人性及社会发展阶段性,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性及目标达成的最大可能路径。
共产主义理想、君子圣人理想人格、崇高的宗教教义等当然都可以让人上升,但人类的政治经济史不简单是人格上升的历史。迄今为止的历史事实大多数仍然是强者的历史,社会达尔文主义仍然有相当广泛的存在市场。
在强大、富裕、文明不可兼得时,多数政治家(或国民)会首先选择强大,然后是富裕,最后才是文明。所以要科学地引导国民们共同努力,不能想当然地空想,必须老老实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地前进。而找到那一级级稳固的台阶才是想有所作为的任何政治集团所面临的最具体也最艰巨的任务。在完成这个艰巨任务时,懂一点系统论,明白混沌的意义,明白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序参量主次顺序,也就是说弄清不同阶段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方面,搞懂各种矛盾的转换规律及条件等,是相当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