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3日


2008923 星期二 
 
这两天我的生活丰富了许多,因为有了两位新朋友——李治和张祚。他们是2008年的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刚于9月中旬抵新,皆在新国大房地产系,我们是通过公派留学生的网站认识的。李治的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学,而张祚所学的是产业经济学,实在有趣,他们的专业竟与我相通,我获得了产业经济学的硕士学位,但是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却是一篇地地道道的区域经济学论文。看到李治所带来的书籍——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化发展,这些都是我的“老朋友”,再熟悉不过了。我们三人非常投缘,不出一周,就已经打成一片了。
915晚上去机场接他们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我见过李治在他的QQ空间上所贴的照片,自信应该可以辨认出来,在机场等候他们的时候,我就没有把手上那张小小的A4纸展示出来,因为我的字迹实在不雅,不敢拿出来献丑。苦苦翘首张望了半个小时之后,手机响了,李治竟然已经出了机场,借用一位印度大哥的手机与我联系,我挤出人群,隔着玻璃窗,终于发现了正在与我通话的四处张望的他。他也见过我的照片,也没能认出一直苦守在机场出口处的我。看来照片与真人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与他俩同行的还有一位工程学院的联合培养博士生——李成超,说来也怪,我们四人毫无初次见面的那种陌生感,一路上谈得非常投机,似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成了他们的导游和生活向导,给他们提供一些信息和帮助。上周六,我们四人一起去逛新加坡的地标——鱼尾狮公园。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正是阳光最为强烈的正午一点,为了拍照留念,我们都豁出去了,将皮肤直接暴露在热带的火辣辣的阳光下面。在阳光下“沐浴”了三个多小时之后,我们去品尝了最适合中国人的大餐——自助火锅。晚上回到宿舍,我才发现自己的手臂和脸都变成了棕红色,似乎变了一个人似的,赶紧在镜子中仔细观摩自己,鼻子变得通红,用毛巾擦拭,脸和手臂都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就像是被炭火烤过一样,直把我吓出一身冷汗。第二天,额头和鼻子出现了细小的白色皮屑,蜕皮!难道我还要再进化,蜕皮之后变得更白?!真可怕,这是我来新之后第一次领教热带阳光的厉害。
秋分之后,太阳又回到了赤道上空,这也是新加坡一年当中最热的两个季节之一。从八月到九月中旬,是新加坡的雨季,几乎天天下雨,气候非常凉爽,而且与前面的雨季不同的是,这个时期的大雨都是在凌晨时分,不会影响到白天人们的出行。新加坡的气候的确有特色,旱季和雨季、酷热与凉爽,泾渭分明,更有趣的是雨季里每天的下雨时间也基本上是相同的。
最近在PGP经常有人夸我:“You study so hard”,因为我天天都在Meeting Room B,每天从早到晚,我都在同一个位置,面对着我的ASUS笔记本和书。呵呵,其实有时候这是一种假象,我经常上网看新闻,或是聊天,经常为自己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而内疚,可是身在异国他乡,自己一人独自做论文,确实有一种孤独感,要是没有电脑和网络,那估计我真要成为少林寺中闭关的和尚了。经济学属于文科,没有实验室,国大经济系的办公资源又十分有限,我一直申请不到一个属于博士生的办公位置。图书馆的自习室人多口杂,而且图书馆的空调非常威猛,估计不出半天,没穿夹克衣的人就会被冻成一根冰棍。所以我就把PGP当成了我的行宫,生活、学习、工作皆在此,这样的生活倒也显得很有规律且很方便。
李治和张祚都有办公室,在他们到来之前,他们的导师就已经将他们的办公和学习的场所安排妥当了,而且他们的教学秘书也非常负责,会将各种信息及时通知他们。在这一点上,我还真没有他们幸运。可惜我们三人都觉得我们如同是国大的过客一般,只是留学一年,没有学位,没有学分,感觉没有真正融入国大。这也是一个遗憾之处,只能靠自己的加倍努力来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