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八条”是否会成为房地产市场“杀手”?


  在中华民族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国务院再度表达严控房价格之决心,出台了第三次房地产调控政策,提出八条调控措施,包括要求各地制定并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二套房房贷首付比例提高至60%、将房屋数量限购政策扩及全国、强化二手房交易营业税全额征收措施等,而前一段时期社会沸沸扬扬热议的房产税措施并没有出台。

  应该说,此次房价调控并不出人意料,相关政策措施也在情理和预料之中,基本上还是延续以往两次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政策基调,在调控手段方面没有新意和实质变化,其政策效果究竟如何,是否能够成为高房价的致命“杀手”尚需观察。

  从这次调控政策“亮点”来看,主要是首次提出地方房价调控要目标化,明确要求各地方政府在一季度落实年度价格控制目标,将调控政策和调控责任落实到各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社会和政治压力增大,这更加明显地显示出此次调控的“行政干预”色彩。

  此次调控政策,从力度上绝对超过前两次调控政策,政策组合依然以调控投资和投机为主要目标,从政府监管、金融政策、交易税费、土地交易、房源供应等多方面组合出拳,表明政府确实意识到当前高房价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可以预见,此次调控政策尽管在手段上没有新意,但政策效果肯定是有的,至少在短期或中期看,对抑制房增长会起到作用,但能否让房价大幅度回落,确实很难得出肯定答案,因此社会和公众别指望此次政策可以让房价下跌到可以让绝大多数人可以买方的地步。

  从房价趋势来看,在短期或年内,房价会保持基本稳定状态或短期略有小幅下降态势,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失衡关系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房地产市场变化大趋势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此房价上涨趋势不可能得到根本抑制。

  从房屋交易量来看,短期内会出现迅速萎缩态势,市场将再度出现明显的观望情况,房地产开发商将会消极看待近期而放眼远期,并会有意延长房屋建设和生产周期,继续与国家政策进行博弈。因为在这些企业家看来,只要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失衡关系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土地成本上升和建设成本上升必将转嫁给消费者来承担,未来房价依然保持上涨的势头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