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楼市、股市和钱市中挣扎的策略


     

民生在楼市、股市和钱市中挣扎的策略

钟永圣

 

房价调控不下来,传政府出“狠招”,“房产税”就搅得人心惶惶。

股价涨不上去,想要快速改变命运的一部分民众成了各方资本市场大鳄眼中的“寸八”,不做功课就想发财的小股民(在中国这个群体是不是过亿?)自己成就自己为“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钱市,包括资本市场,把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的财富重新洗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决定财富的法则是什么?当下的你我,如何选择?

杨怀定先生(杨百万)说:每次讲完,听众都恍然大悟的样子。可是一回到自己的电脑前,就不知道如何操作,又打电话来:您就告诉我买哪只吧!(见《杨百万股市战例》,页码请自己查,自己查到了,或许可以避免下一次“股灾”)这就像我正受邀在书院苦口婆心地演讲“心是万法缘起的主人”,忽有听众站出来:“您就直说了吧,到底世界上有没有鬼?”怎么回答啊!你告诉他真相他却不听,自己心里有没有鬼却要问别人!

曹仁超先生(香港“股神”)说:今天我老曹遇见一下子赚了几百万港元的年轻人,自以为了不起就胡言乱语,便想起当年自己的怪异行径而失笑。(见《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第六页,如果您接着再往下看30页,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账户里的钱和自己的创富人生)就像我在写作之前,以为自己“发现了”,可是一旦写完了,才发现,原来那已经存在许久了,太久了,从来都在,平静下来回看当初,也是微微一笑。

所以,李驰先生在朋友从B股市场赢得十倍利润时问自己:原来机会一直都在,可是为什么自己不知道?(见《中国式价值投资》)就像我在桂林雁山园责问自己:为什么36年过去你才知道?

怎么选择?自己选择。老曹说,“投资有如洗脸刷牙,要养成习惯,而且天天要做!不用羡慕别人的财富,你一样可以获得,问题在于你愿意付出什么?每天花一小时投资技巧、勇于尝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成为小富并不困难(大富由天,教不会)。”我对着老曹的书磕头,唯一不同意的就是括弧里的七个字。

“大富由天”不假,但是一样可以教得会。 只是能够教的,万里难挑一,能够孺子可教的,万里难挑一,师徒凑一块的概率,是亿分之一。所以中国有13个,世界有70个。这样看来,老曹说的“基本不错”,但我老钟不完全同意也是“情有可原”。

股市、楼市和钱市,都是市场。按照我老钟的中国经典经济学,市场就是人性。每一个人,都是独立面对她。要赢得市场,先战胜自己:性格、心理、情绪。ONE UPON MARKET不是不可能。不懂得“放下”,不懂得随顺“阴阳四时”以沉浮于生长之门,不懂得“不做”和“退出”,不要谈了。

20岁的人执行80岁人的经验,攻无不克,无往不利。这是我的“钟氏二八定律”;

投资资金比例永远不超过70%,剩下30%作为储备弹药,以应对必然会有的涨跌。这是我老钟的“三七开”。

楼市、股市和钱市都存在“抽千”的庄。庄家眼里的“散户”和千王眼里的“点儿”(对抽千什么都不懂的“傻子”、“寸八”)一样的。

股票的绝对价格高低和股票的贵贱没有任何联系。同股同权买便宜的。资金管理,管理的是资金吗?不是,是自己的思想和性格的管理。任何一个在证券市场摸爬滚打过的“过来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懂得尊重自己以外的人,就是懂得尊重市场的存在;懂得慢和少往往比只懂得块与多的人更有跑赢大市的机会。热钱投资其实是“压赌”未来,唯一可以信赖和把握的是趋势,绝不是根据过去一厢情愿地设想未来。

政府的局限、百姓的局限,是我们自己的局限。首先要保证生存,然后再谈生活。首先要看书,然后再写书。首先要自助,然后再求他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