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种反奸商的制度设计


     

需要一种反奸商的制度设计

 

严辉文

 

在包装箱里放砖头、放铁块,以增加货物重量的手段为人们已经熟知后,这种造假手段如今又有“技术”升级版面世,北京一些水果批发市场中出现了在装苹果纸箱的夹层中灌入水泥的花样。有迹象表明,由此产生的市场博弈可能催生卖水果的“实名制”。(1月10日《北京青年报》)

 

装苹果纸箱夹层内灌入水泥,造假手段从“砖混”升级到了“混凝土框架结构”,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历史和现实正在甚至于仍将表明,奸商们的“创新”冲动恐怕不会就此止步。

 

这么些年来,奸商们玩的把戏,依笔者有限的阅历,根据危害程度大抵可分为三类:一是短斤少两,二是以次充优,三是假冒伪劣。而围绕着这三大类,并非仅仅是投机取巧,有时奸商们所鼓捣出的花样,不仅每每令人瞠目结舌,而且其用错了地方的创造性更令人感到万分遗憾。根据需要,他们可以把卖水果的把纸箱做成“混凝土框架结构”,换一场景又可以反其道而用之,在混凝土里面塞废纸箱大做其豆腐渣工程;还有不用大豆做的豆腐,人力取代鸡屁股产鸡蛋,你能说这不需要一些较高的智商,你能说他们缺乏创新精神吗?除了智慧和“技术革新”之外,奸商行径当中,甚至于还不乏胆略勇气、组织“创新”之类。比如,街头小贩习惯成自然的短斤少两、装修公司明吃利润暗拿回扣,那是何等的大义凛然、何等的果敢决绝,你除了感叹防不胜防,简直没有脾气。再有,街头混混地痞流氓商业渗透的通吃通赢、码头魄力和组织垄断等等,更是丝毫容不得你敢稍有不顺和不从的时候。

 

换个角度看,这里面未必不蕴藏着草根智慧、民间创造,如果这些人把脑筋、勇气用到了该用的地方,没准还真是对消费者、对这个世界贡献大大呢。你看看这些奸商们哪里是懒惰、不勤劳、缺心眼、无闯劲?分明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缺乏好制度和善法的规制了。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总统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是制度。现在其实我们除了指责奸商的不耻行径之外,恐怕还得反思一下我们的商道制度设计了。

 

“水泥果箱”事件的最新进展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从1月5日起,已明确要求装苹果纸箱夹层内灌入水泥的不准进入市场。同时,进入市场销售的成箱水果,必须标明品名、产地、净重量、负责人。卖水果将用上实名制,但眼下舆论似乎并不看好,蜂起的讥讽之声有可能淹没了善的制度设计初衷。从根本上说,对于违背公平市场秩序的行为,除了坊间泛泛而谈的监管乏力、诚信缺失、处罚过轻等之外,我们恐怕还缺少一种旨在反奸商的制度设计。商道的善之不彰,恶必然会引人竞相效仿,并让谬种流传,形成反商业反公平交易的所谓“商业文化”。笔者以为,卖水果实名制落实得好,不仅可能遏制水泥果箱之类的流行,而且有希望实现人们早就期待的从生产到餐桌全程的责任可溯性,引导生产者经营者把智慧和勇力使到精细生产和贴心服务的正途上来,并有望促成善商驱逐奸商的良性循环。

 

相关链接: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599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