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住保障房让社会保障制度无地自容
在深圳保障性住房审核争议大潮里,34岁的李世雄因为他父亲的身份卷入漩涡。李世雄一家属于这次保障性住房终审合格者之一,他的父亲是深圳市知名上市公司――― 天健集团的原工会主席。近日,随着奥一网的一则网帖暴露李的身份,“高管的儿子、富二代还申请保障房”的质疑涌向李世雄。不过,在李世雄看来“我爸确实有资产,但他的是他的,跟我没关系。”对此,网友市民的看法有支持有反对,巨大争议已然风起云涌。(7日南方都市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1/07/4080544_0.shtml
“我爸的千万资产与我无关”,乍听起来确实不无道理,富二代申请并且获准购买保障房似乎了无可厚非,然而,不堪一驳的是,假如富二代都住上保障房,那这种政府救助性质的住房保障制度,岂不成了富人的盛宴、穷人的画饼?
深圳保障性住房初审名单公布后,就因为其中有不少在诸如国税、海关等收入丰厚单位工作,或者拥有座驾、豪宅者而引起社会广泛质疑,如果说当初还只是操作不严谨、把关不严格或者存在徇私舞弊行为所致,那么终审名单仍然出现类似这种一边住着豪宅一边申请保障房和千万富翁之子申请保障房现象,显然表明当地在制度设计的初衷和细节上存在问题。
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工程,旨在解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矛盾,因而,其申报对象应当严格控制为那些收入偏低、确实没有住房或者住房紧张的家庭。父亲是上市公司高管,家有上千万资产、不少于两套住房、两辆轿车这样的对象,也成为合格的保障房申请对象,公众不禁要问,这保障房到底是保障谁?倘若富二代们都以这样的理由来申请,那穷人们还有从政府住房保障制度收益的机会吗?
受政府财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保障性住房原本就是相当稀缺的社会资源,国家一直强调要努力创造条件,建设实用廉价的保障性住房,提供给那些最需要的群众,富二代住保障房,明显违背了这一宗旨和原则,让体现政府民生关怀的社会住房保障制度无地自容,一旦成为惯例和标本,保障房势必沦为权贵通吃的唐僧肉,令制度正义、社会公平很受伤,让执政为民理念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