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与仇官


    1月8日,美国一位国会女议员在一次故意的枪击案中头部受伤。虽然女议员生命保住了,但该枪击事件同时造成6人死亡,14人受伤。这件事当然与美国普遍拥有枪支有关,美国几乎人均拥有一支枪。曾经有人说,美国因为民众拥有暴力使用权,所以政府不敢对民众使用暴力。这种说法是想当然,民众拥有暴力只能让政府更加暴力。美国警察随便盘查一个人都如临大敌,就是这种“以暴制暴”的典型。这是题外话。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今天的中国社会,结果会怎样?我没有调查在这一枪击案中的死伤者都是什么身份,初步了解得知,其中有女议员的助手,有法官,还有孩子,因此,其中应该也有一些平民。
    我们先来看,这一枪击案发生后美国的一些评论。美国当地的一位警长说:“你看看那些心理不平衡的人,从某些政治家嘴里发出的抵抗
排斥政府的过激政治言论让他们行动失控。愤怒、仇恨和固执正在这个国家流行,令人无法容忍。”很显然,美国警长对于仇恨是排斥的,他不希望官民之间、政治势力之间煽动仇恨的做法日益流行。当然,在这一事件中,有评论说,该女议员此前就有“过激政治措词”。这种现象与当今中国发生的事情,似乎正好相反。
    中国的政治人物,一般都没有“过激的政治措词”,这与美国很不一样。但是,美国的舆论一般都谴责暴力和仇恨,当然也是反对针对官员的仇恨,奥巴马还说整个政府都要降半旗致哀。而在中国,舆论在某
些倾向的引导下,却往往煽动“仇官”。在中国,如果发生民众对官员使用暴力的、致人死亡的,往往被某些舆论混淆是非地认为是“义士”。这种舆论会说:这个官员一定很坏,杀了他是“为民除害”,百姓杀人是被逼的。他们常常还会说是“体制杀人”,要从制度上加以改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主张“仇官”的,大多是认为美国比中国好的人,大多是主张“坏中国”要向“好美国”学习的人,而事实上,美国发生的事情,与他们的主张正好相反。我认为,即便中国现在的制度与美国不一样,也不能成为他们发出此种主张的理由。我还必须指出,主张这种观点的人,在煽动“仇官”时,并不煽动“仇富”,这又与美国不同。
    在美国枪击女议员事件发生后,人们发现,该女议员是当地第一位当选国会议员的犹太女性,女议员的犹太人身份值得玩味。金融危机
后,美国社会对于麦道夫之类的诈骗犯非常愤怒,麦道夫是犹太金融家。美国民众对华尔街金融家、银行家的超高收入也有很多批评,连奥巴马也说要限制他们的高薪,而华尔街里的犹太人比例很高。这种现象说明美国社会有一定的“仇富”心理。奇妙的是,到了中国后,对于高薪的批评,并没有集中在私人企业家,而只是集中在国企高管。虽然我们说,中国国企高管的高薪,的确也需要限制,但是,为何在中国的某些舆论只把目标瞄准国企,对于私企的高薪,却很少提及呢?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人是主张仇富,不主张不仇官。而主张中国要向美国学的人,在中国却主张仇官,不主张仇富。恰好是颠倒。中国的
一些“爱美精”已经花了很多力气在中国批评中国人的“仇富心理”,为富人辩护的声音时常可见,他们甚至用“劣根性”来形容中国人的“仇富”传统。同样也是这批人,在中国却有意无意、公开或隐蔽地煽动“仇官”。他们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希望把官员的权利转移到富人的手里。也许我们可以说,在他们的心目中,当今中国只是美国的初级阶段。即便如此,我们也看到,到了当今美国这样的“高级阶段”,美国已经是仇富而不仇官。为何我们不能学点美国的“先进”,非要学它的“落后”呢?
    我并不认为当今中国的官员都是公正廉洁的人士,相反,其中贪腐小人的确不少。但是,根据中国千年的传统,我从不认为
富人比官员更值得信任,这是中国的现实。当今中国的一些人理直气壮地主张应该以恶意来揣测政府,我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何不同样以恶意来揣测富人?如果把中国的权利通过宣传“仇官”、批评“仇富”而转移到富人手中,我认为,中国社会只能更糟。“爱美精”无视美国“仇富不仇官”,却在中国宣传“仇官不仇富”,而他们的口号还是“向先进的美国学习”,背后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让中国的富人掌握中国社会的权利。如果说当年美国人也曾经“仇官不仇富”,那么,当今美国人的做法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过去的做法已经造成了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当今美国人不得不变成“仇富不仇官”,这是向中国传统靠拢的迹象。今后美国能否做到像中国古代一样真正做到“仇富不仇官”?我不知道。

 

相关文章:

仇富与仇官

中国人仇富吗?

富人该不该有安全感?

“富二代”垮掉,是好还是坏?

明星富豪谁玩谁?

重庆打黑打疼了谁?

律师替谁说话?

茅于轼能否不再教条?

茅于轼与18亿亩红线

我为茅于轼“狗尾续貂”

屁股决定脑袋

天堂没有慈善(之一)
天堂没有慈善(之二)

看不懂的“巴比慈善”

美国富豪学雷锋,中国富豪怎么办

黑社会与慈善

富兰克林与拜金主义

股神为什么这样神?

又一场世纪炫富

世界杯印象:金钱加娱乐

趋炎附势与同情弱者

金钱就是社会权力

钱太多了就不是钱

谣言摸了老虎尾巴

中国需要国家文化战略

《中国没有榜样

知识分子与政府的关系

主流价值观与知识分子

从公租房看重庆模式
南方网断章取义是无知还是故意?

媒体难道有特权?

打黑反贪的“异地机制”

社会变革与历史断裂

国际标准与中国利益

超利益政治与利益集团政治

中国模式还需深入探索

中国模式与欧美模式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分析

文化崇拜与奢侈品消费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全世界资本家联合起来

梁启超为何善变?

美国人如何抵制外国公司

百姓需要良好的社会治安

宁与洋人,不与家奴

只反贪官,不管皇帝
世界大庙会:文化能值多少钱?

世界庙会阿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