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的培训体系-打造学习型团队(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企业中的管理中也同样是适合的,企业和个人在初期的成长阶段,打好基础,熟悉和提升技能是最重要的。对于个人来说,了解行业,熟悉业务模式与流程,提升管理方法,加强目标管理等等都十分重要,只要熟悉了这些,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最后一定可以后发制人,全面赶超和超越。我们从打造学习型团队的重要性等角度作出了阐述,那具体的如何打造学习型团队呢,在现在的企业管理者中打造学习型团队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点: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体系。二、行之有效的会议制度。
 
打造学习型团队-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体系
企业最大的成本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员工,可见培训对于员工的重要性,培训是员工创新的源泉,是员工进步和成长的基石,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将培训当作公司的最终的事情来做,而培训本身就是一次团队学习,这个是学习最关键的所在,前面我们也说到,我们不要陷入团队的首领在非常勤奋的学习,而其他所有的团队成员都认为只要依赖领袖最后就可以成功,这就不是一种团队的学习了。而作为团队学习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培训,培训可以让团队中的大多数成员跟上团队进步的步伐,培训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的学习,集体的讨论,发挥各自所长,培训也是一次集体的头脑风暴,能开发团队中成员的潜能,但是作为很多企业来说。在做培训学习的时候,我们不要陷入了以下的误区和问题:
 
(一)一些企业的领导者认为,他的团队中的成员是不需要训练的,与其花大量的时间来组织训练,还不如让这些团队中的成员去做一些实际的立竿见影的事情。那么这样的领导者的眼光是很浅短的,只看到短期员工带给这个企业的利润,熟不知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一个素质高、技能强的员工就这样被管理者活活的埋葬了。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培训学习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管公司碰到任何的问题,哪怕是即将亏损,对于培训都毫不懈怠。记得,培训成一个好的员工和好的领导者将会使您的企业前途无量。
 
(二)自满情绪,由于取得了一些成绩,而对制定的培训制度放松下来。这个取决于领导者的执行力,如果执行力不强,实际上就会把情绪带给员工,让员工觉得培训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在第一点中我们说到,不管企业在任何的阶段和特殊情况,一定要严格执行培训,这不仅是领导者对于培训学习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能把这种培训学习的重要性灌输到每一个团队成员当中去。
 
(三)企业小、员工少不需要做什么培训学习,这犯了一个本木倒置的错误,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会经历一个所谓的小企业阶段,任何一个老板都会有经历过创业的阶段,没有小企业哪儿来的大企业呢,小企业是大企业的必经之路,而小企业如何成长为大企业呢,让本来规模很小的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呢?那就是不断学习和培训,即让企业的成员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其实实际上这个过程中企业就壮大了,任何一家大型的企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个企业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而优秀人才的来源的土壤就是这家企业的培训体制来决定的。
所以小的企业更需要,更要注重培训的重要,这样员工才能成长,才能有机会把企业做的更大。
 
(四)领导学习,其他人不学习,我们的有些企业,一把手非常的忙,他学习能力非常强,但是他学的东西跟我学的不一样,我们学武当拳的时候,他学太极。我们学太极的时候他学武当拳。一定要共同学习,如果不共同学习,你打你的太极拳,他打它的武当拳,容易形成不一致。不一致在团队里面是非常不好的,不一致的东西是最麻烦的事情,10个1加起来可能不等于10。要把你的认识变成共识,认识一致之后要反馈,要产生共鸣,最后产生共振。蒙牛走到今天,跟这种学习共振是特别有关系的。学习产生的结果先是共识,共鸣,然后是共振。所以,学习一定要共同学习。
 
 
(五)很多企业也有一些培训,但是这种培训只是很零散的学习,员工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一些东西,但如果说是这样的方式培训出来的员工,最后是不稳定,也是不具备竞争力。一些企业确实也有培训和学习,但这种培训和学习是被动的,为什么说是被动的呢?也就是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做培训,有问题就培训,没有发现问题就不培训,如果是属于着一种类型的,那这个公司是一个被动管理型的公司,造成被动管理的原因是培训和学习不彻底,强度不够,培训学习不够系统。所以一定要有一个非常详细的培训方案。
 
(六)对团队中的成员的能力和素质认识不足,培训只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系统的给员工培训满足公司需求的课程,更没有把学习和培训作为是领导者与员工、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桥梁,这样就来更加不好的恶性循环,就更加找不出团队中的问题,越不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各个角度的信息,所以培训是主动性的培训,而不是根据问题进行的被动型的培训。
 
(七)培训是一种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之后,还要提醒注意到一点,要培训团队中成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培训过程要善于思考,举一反三。“死而不学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很辩证的反映学和思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要教人学习,而重要的是传授思考的方法,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那么在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的培训和学习才会更有效果呢?
(一)培训一定要经过实地的调研,了解发生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果问题把脉的不准确,培训就成了无用功。所以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员工的反馈,实地的观察员工的工作、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做培训的调研。
(二)培训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一个表达能力好,感染力强的培训师来做培训,这个是培训和学习效果更好的首要前提,我们说,一个好的工作人员必须是一个实干家,那么一个好的管理人员和培训人员必须是一个拥有很强表达能力的实干家。这也就体现出表达能力有多重要,这个表达能力指的是准确描述和准确表达培训内容的能力。在当今的企业中,一个好的培训师和领导者一定是一个好的表达的强者,是一个“舞者”。他(她)能感染团队中的成员,同样也是一个演说家,他(她)能非常准确的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内容传递给团队成员中的绝大部分人,也就是说团队中的成员都能理解和明白这个培训师和管理所有表达的目的和意图。
 所以,这个环节我们把他定义为是倡导学习文化的初始环节,即“知道”。每个人都必须知道和明白培训师在说什么,为什么培训师要大家这样做。
 
(三)悟道:根据字面意思即为理解、感悟。即是团队中的成员要明白培训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这样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这种解决的方式比自己想的对比怎么样?形成一种分析问题,解析问题的思路,所以每次的培训和学习,不仅是带着耳朵在听,同样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感悟。
 
(四)做到:在感悟到培训和学习的内容之后,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如果只理解和感悟到了,最后又不做的话,那前面所有的培训的工作都将变成失败,世界上有很多人的头脑非常的有灵性,聪明绝顶,世界上也有很多的人有很多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和运作公司的途径和渠道,但不能着手于行动,那也是个失败者,最后成功的一定是实干主义者。所以企业最重要的是在培训的过程中强调实际操作的重要性,严格训练团队的执行力,雷厉风行,而作
 
为培训师也要注意,执行力的打造不是靠一天两天,而是应该有长期的坚持,很多培训和学习的内容不一定会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帆风顺,往往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团队中的成员由于碰到了问题不能解决的话,那执行力将会大打折扣,如何提高执行力,如何把培训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工作,最后取得成功。
 培训的东西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可以全部的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可以顺利的完成并且达成目标,所以高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的执行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打造高效的团队执行力大家可以参考前面章节中关于执行力的打造。
 
(五)得到:通过培训和学习,让团队中的成员能得到什么呢?如果前三个步骤都执行的很好,培训的时候明白培训和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培训学习中得到感悟和理解,最后在工作中实践,那最后我们在培训中给员工培训的东西一定可以在实践工作中取得成功。从此培训和学习让团队中成员起到化学反映,象催化剂一样。团队中的成员利用培训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信心越来越足,更加渴望学习,这个时候其实这个团队每天都在进步,这个团队中的成员也一样每天在进步。最后这个团队成功了,个人自然得到和收获了很多。
 
对于一个中小企业来说,培训的内容不是漫无天际,完全和工作实践挨不着边,必须是切实可行,特别适合当前企业的状态和企业当中的成员的,根据我们的企业的情况,结合员工身上的优缺点来规划培训,好的企业本来就是一所好的培训学院,培训学习做的好,企业才能做的好。那如何制定一个系统完善,特别是更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大纲呢?
(一)打造领导者文化。培训本身就是一种企业的文化,而作为中小型的企业来说,特别是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领导者的魅力和文化是很重要的,老板文化是初期员工共同遵守的东西,在公司没有形成文化之前,老板的文化在贯彻着企业。老板文化即初期公司老板和员工共同认可的哪些可以做?哪些坚决不可以做?哪些鼓励做?哪些可以汇报?哪些可以不汇报?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是员工和老板共同认同的东西,即使员工不认同,也要说服员工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些制度和规定是共同制定出来的。
 
(二)业务能力的培训。业务能力是企业中最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每一个团队中的成员都必须要具备的,在已经形成模式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提升这一快的能力,在进行业务能力培训的时候,要注意的是,在做统一化的培训的同时,一定要有差异化的培训,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天才,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蠢才,团队中成员和成员之间的理解力和执行力都不一样,在进行业务培训的时候一定要主要差异化的培训,有一些业务培训了很多次但仍然有人不明白,或者是做的不好,那这个时候就要有针对的找出这些人的问题,到底是不明白还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很懒散。有一些理解能力与执行力很强的成员则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和更深度的培训。
 
(三)表达能力、自信心的训练。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团队中成员的基本素质,如果一个团队都很善于表达,那这个团队将会是一个和谐沟通的团队。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自信心,那表达和公开演讲是提高其自信心最好的方式和方法。
 表达的技巧主要包括坚定信心,配合恰当的姿态,注意口语修饰,利用悬念手法,根据反应调整内容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的效果。 
1、坚定信心是成功进行口头表达的基础。在演讲中,信心十足,才能精神饱满,
情绪高昂,给员工和听众以力量;才能冷静地应付场内的各种变化;才能有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反之,缺乏信心,则会精神紧张,语无伦次,使演讲失败。增强信心的途径,一是提高认识,消除自卑感;二是熟悉听众的情况;三是认真准备讲稿;四是熟悉会场和扩音等设备情况;五是事前要演练,提前入场,稳定情绪。  
2、语言修辞是口头表达的关键。口头表达主要是用语言来影响听者,口语修辞的好坏,直接影响听众的情绪。因此,务必在口语修辞上下些功夫。这就要求语脉要连贯,讲话要富于逻辑,推理论证严密;语法要符合规范,要有口语特点,要用简单句;避免复杂句,杜绝病句;词句要精心修饰,遣词造句要精心安排,口头说明清楚、准确,形象生动。可运用比喻、夸张、借代、排比修辞方法,注意运用大众化语言;发音要标准、吐字清楚,简明扼要,声调要有节奏;语言色彩要适合听众特点,这样才具有思想性、逻辑性、趣味性、启发性,使之达到启发人、教育人、激动人的目的。   
3、恰当的姿态、仪表,是口头表达成功的主要方面。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穿着、容貌、风度等,所以,演讲时要举止端正,服装整洁,彬彬有礼。仪表是演讲者给听众的第一印象。通过面部的姿态变化来表达感情,有助于表达,能唤起听众的思想共鸣。目光是表情的最活跃的因素,是传神之物,是心灵之窗,最富有感染力,要学会用眼睛说话,来沟通和听众之间的感情。动作是指身体姿态和手势,动作要自然,要适当,能唤起听者对你的注意,达到预期的目的。此外,在演讲中利用悬念这种方法,可吸引听者注意力,促使他们想象、思维、推理、判断,加深对演讲的理解。
 4、做事、做人两不误、修炼德行在个人。一个人有再好的才能,如果德行不过关,或者是不会做事,更不会做人,那也是不能成为团队的一份子,这个人将会成为团队的毒瘤,因此培训的课题的设置一定要引导员工如何去做人,处理关系和多沟通,尊重客户和同事,同事用自己的行动踏踏实实做事。
 
 
作业:您的企业重视培训,有培训计划,实行的效果怎么样?
 
1、 —————————————
2、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