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漫长的备受煎熬的课(张曦元)


 
一堂漫长的备受煎熬的课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湖三小五⑴班   张曦元
 
两年前的一节数学课,伴随着一阵“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优美旋律上课了。“同学们,教了我们三年数学的张老师,从今以后不会再来给我们班上课了,因为她已经退休了。”班主任尽量温柔地宣布着。
“啊!怎么可能。”谁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这毕竟是事实。可几秒种后,全班发出“嘶嘶”的吸气声,不难听见有人在抽噎,甚至有的同学还哭出了声……而我,也低下头,竭尽全力地控制着自己的眼泪,装模作样地翻看着数学课本,脑袋里全是张老师情景:
上课时,张老师她总是“清水里”掺入一些富有营养的“矿物质”,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成了生动的故事、笑话;因为经常写粉笔字的张老师手指干裂,她总是带着皮手套给我们上课,并且要经常在课上擦护手霜……下课了,张老师她总是被同学们簇拥着来到操场上,和女生们一起跳花样百出的集体绳,和男生一起躲避“飞来的横祸”——沙包。
张老师虽然没有新来的老师年轻、漂亮,但是她的内心很年轻,她和蔼可亲,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前几天,我还在心里承诺过,要用妈妈护唇膏的管子给张老师做一个笔套。但是,这个愿望已无法实现了。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大滴大滴的泪水流了下来,可我还是控制着,没有发出声音……
唉!是啊,张老师也是个老奶奶了!万般无奈下,我只好以此作为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想,其他同学此时也一定会为自己找一个自我安慰的、合理的理由吧!不然,这失落的心里又是如何承受!
“这位新来的祝老师刚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好,祝老师,请上课吧。”片刻后,班主任对祝老师说。
同学们用手揩揩眼泪,看着站在讲台上微笑着的、貌美如花的祝老师。“咦,你哭了哦。”同桌擦完眼泪,转过头来看着我说。“没有,打了个哈欠。”哼!祝老师再漂亮也代替不了张老师!我想。
上课了,祝老师慢声细语地讲着……“这道题,谁能解出来?”祝老师指着黑板,看着我们,开始还有点耐心地说,“仔细想想,一定会解出来的!这是老师与你们合作的第一次。”没人举手,还有几个同学指着题小声地议论着。“你们怎么回事?不会做还说话啊!做不出来,我就罚你们10道题!”
洁胆怯怯地半举着手,被祝老师叫上讲台,结果刚算出来。“耶!”几个淘气男生的笑声、欢呼声就响了起来。因为,他们的答案和洁的一样。祝老师回转身,看看答案,又看看书,皱着眉头说:“错了!你们还‘耶’呢,三年数学怎么学的,都就饭吃了?你,让家长选10道应用题,明天给我!”说完倒霉的洁,祝老师就指着黑板开始训斥我们……我听得好烦啊,这那是在上数学课,简直是在遭受煎熬……
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堂备受煎熬的数学课好漫长,一上就是两年啊!
我托着下巴,又想到了张老师。如果是张老师,一定不会这样讲课的!正当我神游时,同桌递给我一张字条:幸亏我没有上去做题!“唉……”
从祝老师那第一堂课以后,数学课举手的人越来越少,直至全班没人再敢举手。如果举了手,错了答案,后果可想而知……不举手,就罚题;越罚题,就越不敢举手;“回家让家长打电话!怎么上学的……”
其实,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并不差,张老师教时5次期中期末考试,都是第一。祝老师来了,同学们数学成绩都差了,都到外面补课了,可补来补去,和祝老师的数学课还是无法配合,成绩还是年组最差……唉!这是谁之过?
唉!这真是一堂漫长的、备受煎熬的数学课!……
 
 
 
(此文定稿于2010年8月8日,系课堂半命题作文:“一堂______的课”。曾以《漫长而备受煎熬的课》发表于《作文评点报》2010年11月24日第47期;发表于《东方少年·读书与作文》2011年第一期;发表于《小学生优秀作文点评》2011年第一期;发表于《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2011年第1-2期,总第379-380期;部分片段以《张老师,我们想您》为题节选于《作文大王》2011年第7-8
 
 
 
《作文评点报》精彩点评:
小作者写的是对两位老师的不同看法,读后能令人深思。
对比手法用得好,小作者在文中穿插叙述了张老师的和蔼可亲,与现在的祝老师严厉、苛刻的教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对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描写很成功,如,同学们听说张老师走时的哭泣、自己想为张老师做笔套的想法等,充分表现了大家对张老师的爱戴与不舍,而对祝老师在批评同学时的语言描写,则将一个不注重教学方法、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出来,凸现了主题。
 
元 泽  评    评
 
 
《小学生优秀作文点评》精彩点评:
小作者写的是对两位老师的不同看法,读后能令人深思。
对比手法用的好,小作者在文中穿插叙述了张老师的和蔼可亲,与现在的祝老师严厉、苛刻的教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对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描写很成功,如,同学们听说张老师走时的哭泣、自己想为张老师做笔套的想法等,充分表现了大家对张老师的爱戴与不舍,而对祝老师在批评同学时的语言描写,则将一个不注重教学方法、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凸现了主题。
 
 
 
《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版》精彩回放:
听到教数学的张老师退休的消息,“顿时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这样的场面描写,真可谓“此地无声胜有声”,接下来同学们的“抽噎”声和“我”在内心的回顾,无不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谊,令人感动。   (小何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