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新闻联播的进步
这是一小步,也是一大步:8月25日,CCTV的《新闻联播》突然发生一些变化。这天,《新闻联播》的头条和二条,分别是“伊春客机失事”和“菲律宾绑案”,直到第三条才出现领导人的出访报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央视惯例或“联播法则”雷打不动,由此变化是个进步。
打开电视机把频道锁定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时候,观众将会发现新闻节目与往常有不一样的感觉。新闻联播在悄悄的发生改变了,头条的变化、评论的加入。这对于雷打不动的中国第一媒体来说无论如何,是值得肯定的。
电视媒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联播》作为存在多年的强势媒体节目以高权威性、高收视率、高公信力引导着广大的受众群体的视角。但是近年来,随着节目的一成不变,毫无新意的新闻内容让人们渐渐失去了观看的热情和关注的兴趣。前不久,网上出现了一段关于《新闻联播》内容的调侃,称其特色为:“开会没有不隆重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问题没有不解决的;完成没有不超额的”。面对这样一种乏善可陈的播报现象,如同一日三餐吃着花色重复的“老三样”,就是口味再清淡的人也会乏味的,更何况需要吸收新资讯、接收新信息的人民大众。
央视的“发布秩序”或“新闻定律”,不仅属于央视。总体而论,那种固定模式或新闻观念,有着“全国一体化”的特点,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传播模式。不过,这种模式能不能为受众喜闻乐见,现在看来大有疑问。好的新闻节目,应该具有旗帜鲜明和引人入胜两方面因素。所谓引人入胜,就是生动活泼,为大众接受,喜闻乐见。旗帜鲜明,引人入胜,说贴近百姓的话。不能都是标语口号式的宣传,都是大话、空话、套话。看到葛优为某方便面所代言的广告词:“老是一个味,群众不满意……该升级了”是时候了,我们的《新闻联播》也该“升级”了。面对这一尴尬局面,央视也做出了新的改变措施。改版——是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打造出高水平的,贴近大众的新闻节目,才是被人们所接受的,并且才能保证节目的收视率长红。《新闻联播》作为国内新闻焦点栏目应当是站在全国视点和全民视角的高度。承载的应该是更具实际意义的东西。最重要的目标是要让人们愿意收看。
问题出现了,怎么办?那就正视和解决。于是,在现在的《新闻联播》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新变化,比如头条新闻的改变,比如评论的加入,这是否预示着《新闻联播》的改版正式拉开帷幕了?但是央视新闻中心对外联络人梁蕊妮强调“这不是改版只是编播方式的改变”。不管是改版还是改编,我们能看到内容的变化就是欣慰。这些编排方式上的改变,确实很有必要,值得肯定。不过,关键是要在内容上要有实质性改变,把更多的镜头对准“新闻本身”、焦点事件、热点事件、担当舆论监督的先行者.
希望未来的央视新闻联播更加从公民视角出发!
更多博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