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去了一趟怀柔,在一个较为僻静的地方,与两个好友钓鱼。
钓鱼的地方是一个河段,被当地人筑了一个水坝,水坝的上方,河段的水变得深且缓。这个河段被围了起来,可以交费钓鱼。
我钓鱼还是小时候的事儿,那时家住农村。可以在水塘或者河里钓鱼,还可以钓青蛙。现在一晃多年过去,就没有再钓过鱼。
说是钓鱼,其实兴趣不在钓鱼身上。我们在当地人那儿租了一个钓竿,要了一包被钓鱼人称为“颗粒”的鱼饵,带上水和板凳,就奔河边去了。河水很清,两岸都是树木,远处就是青山。河里还游着一群白色的鸭子和鹅。
说实在的,我连鱼竿都不会使,看着周围的人怎么弄,我也依瓢画葫芦照做。先将杆子一节节拉出来,再将“颗粒”挂在鱼钩上。颗粒名称叫“碰嘴鲤”,是圆柱状,上面有橡皮带,可以直接挂在钩子上。
我开始还不知道甩杆,只是用手捏住鱼钩,再往前扔出去。或者直接将鱼线置于身后,双手举过头顶,然后猛地将杆往前挥出去。后来看到老七将鱼线绷紧,将鱼竿绷成弓状,然后一松手,鱼线就弹出去了,动作优雅,像是在拉小提琴,让我为自己动作的笨拙汗颜。
我和老六都是空手而归。老七则钓了5条。其实我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钓鱼上,一会儿拍照,一会儿闭目养神,一会儿又四处窜窜。而老七则单手叉腰,一手拿杆,神情专注。虽然与周围的职业钓手相比,老七的渔具很简陋,但是战果比他们似乎更辉煌。
那些职业钓手的工具可谓专业至极。单是各种鱼饵就应有尽有,大包小包,花花绿绿,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们将不同的鱼饵用水调和在一起,然后扔到前方下鱼钩的水面,这在他们行话里叫“打窝子”。也就是说,利用鱼饵给鱼做个窝,将它们吸引过来后就不会让它们再离开了。
这些职业钓手调配的鱼饵,闻起来又香又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给鱼儿下的“毒药”。只要鱼儿贪食,其下场将会很悲惨。
钓了一个下午,我的鱼钩上的鱼饵不断被鱼儿吞食,我也不断更换鱼饵,但是始终没有钓上来一条。有时候,甚至鱼饵刚放下水里几秒钟,就被鱼儿吃得干干净净。让我不得不佩服鱼儿的胆量和智慧。其实,人在岸上钓鱼,而鱼儿何尝不是在水里钓我们呢?正是人类的贪欲,将鱼饵不断送入水中,其中绝大部分鱼饵都成了很多鱼的口中食,只有极少数的鱼儿被人类钓了上来。也就是说,少数被钓上岸的鱼成全了大部分的鱼儿,让它们能够安然地享受人类主动投喂的美食。
在钓鱼和被钓的古老游戏中,人和鱼儿各取所需,相处得很和谐。如果有一天,人类连钓鱼的兴趣都没有了,只想着直接捞鱼和吃鱼的快感,那么,或许就是所有鱼类的末日了。
当天晚上,我和老六、老七站在星空下,看着皎洁的圆月和繁星。大家似乎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我闭上眼睛,让自己的心与大地贴得更近。耳畔从周围传来了一阵阵虫鸣,而心思也飞到了遥远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