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local in HK


過了一段糾結的日子,給自己放個假,我一個人跑到了香港。

 

有些人、有些事,是你無法投入,也更不要期待回報的,不是一類人,不是一個軌道。人,還是本本分分地先照顧好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說實話,我對香港一直沒什麼好印象---那麼多的人,那麼多高聳壓抑的住宅(且全都叫大廈)。但過來就是因為ICE的那句‘來了住我家’。很久沒人這麼痛快的對我說過這句話,於是,我來了,不為城市,只爲了好友的一個召喚。

 

回頭想想,我已經大半年沒有休息過了。整天都跟無頭蒼蠅一樣忙碌,一邊我告誡自己一定要爲了夢想努力,一邊我卻常陷於急於證明自己的盲目。不是說過不要比較的嗎?不是說過要忠於自己嗎?

 

如果說剛畢業的我要貪婪攝入,現在的我就要學會取捨了。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其實,人能學會別碰那些日後堅持不下去的事情,人生已算是萬幸了。

 

有朋友問我,你這些天什麽計劃。我說沒計劃,就是閒著,發呆,瞎逛。你們幹啥我幹啥。當兩天賦閒在家的香港人,嘗試到處轉轉,看看租房廣告和人討價還價,學說兩句廣東話,和香港的朋友吃吃飯,聽聽他們的鬱悶,讓我高興高興,哈。

 

Go local in HK 是爲了更好地在上海再呆上一陣子。到了興邦大廈,拿到ICE留下的家門鑰匙,后上樓,打開房門,見了這姑娘準備的涼開水、杏仁千層酥、月餅,還有桌上的卡片,囑咐我家裡有什麽,要我自便。心想:香港,我來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