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艺人成为香饽饽
于18日揭牌的和静县工艺美术协会,是当地文化产业试点改革的第三个项目。如今,文化产业已是和静县促进民间艺人、牧民增收的又一亮点。(19日乌鲁木齐在线)
在大家的印象中,民间艺人往往是文化社会的边缘体,以街头弹唱获得些许收入赖以谋生,既成不了气候,也很难由此通道致富奔小康。和静县组织民间艺人,放手发展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发展民族文化,致富民间艺人的新路子,此举值得推崇和借鉴。
新疆全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形式丰富多彩,民间艺人活跃城乡,这正是构成绚丽民族画卷的重要一部分,政府引导,组建各类专业艺术协会,为民间艺术搭建舞台,既是对他们在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中地位、作用的肯定,更是充分依靠他们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民族文化的很多宝贵资源往往珍藏在民间,民族文化的精髓不少也在丰富的民间艺术活动中得以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疑离不开民族文化这个源头活水,更离不开民间艺人这支重要力量。通过产业化模式,凝聚民间艺人,让他们成为受到政府、民众欢迎的香饽饽,才能干有热情、干有舞台、干有所获、干有奔头,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力量,无疑是个明智的抉择。
和静县的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是一条传承、繁荣新疆地方民族文化的可行道路,也是文化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