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著名校长的管理奇迹——中国著名校长管理智慧经典解读》读后
一个地方如果有一所或几所好学校,就会造福这个地方的百姓。一个国家如果有一大批好学校,这个国家就会迅速发展,腾飞,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变的真理。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概莫如此。可见好学校是多么重要。
我不是校长,但是作为学校主抓教学工作的管理人员,我时时都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好学校到底是怎样造就的呢?
以前,这个问题虽然思索了很久,但答案依然模糊。自从我阅读了方国才的《中国著名校长的管理奇迹——中国著名校长管理智慧经典解读》一书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的大脑中就渐渐清晰了起来。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想打造一所好学校,首先必须打造一位好校长。著名教育
一位好校长一定会形成一股好风气。没有好风气是不会有好学校的。好风气的形成,校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校长一身正气,教师就会一身正气。校长两袖清风,教师就会两袖清风。校长工作认真,教师就会工作认真。校长敢于负责,教师就会敢于负责。校长善于开拓创新,教师就会善于开拓创新。校长爱好读书学习,教师就会爱好读书学习。校长热爱学生,教师就会热爱学生……反之亦然。纵观书中所列24位校长,无不是身正品正,为人师表啊。
一位好校长一定会带来一种好理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业务上的指导,其次才是行政管理。一所成功的学校,一定要具备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思路决定出路。先进的理念就是学校的灵魂,倘若没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学校就等于没有灵魂。名校长应该是思想者、研究者,这24位校长先进的办学思想、超前的管理理念、充满灵性的教育观点,无不让人折服而感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中汲取营养,增长管理智慧。
的确,当校长难,当好校长更难。要掌握并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就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学校管理的理论,学习国家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精髓,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的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方针,要充分考虑本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来规划学校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把民主管理、依法治校落到实处。
校长理念先进,必然提升教师理念。
一位好校长一定会打造一支好队伍。现代学校管理倡导“以人为本”,许多成功的校长都在学校管理中坚持 “教师第一”的人本思想,他们无不为打造一支名师队伍而大动脑筋。因为他们深知:如果学校的每一条线、每一个点,每一个组,每一个室,每一个人都能为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出谋划策,全力以赴,学校就一定有更强的发展动力。衡水中学的李金池校长,特别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他要求每一位教师远离庸俗、远离铜臭、远离低级趣味,心中永远有追求;他激励教师在力争合格的基础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不断成为“希望之星”、“教学骨干教师”、“最受学生欢迎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功勋教师”,成为“事业型”的“教育家”。栟茶中学的姚止平校长以敏锐的眼光,把握住教师队伍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三顾茅庐纳良才、不拘一格选贤才、以人为本育英才、严格有序塑真才,他带领学校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抓细备课、抓紧课堂、抓严辅导、抓精练习、抓实分析,尊崇精致管理,打造了一支具有极强的整体战斗力的教师队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李烈校长立足管理的各个方面,强调教师团队意识,积极倡导教师之间的横向平等交流与分享,设立“和谐团队奖”,努力改善教师人际沟通的理念与技巧,让“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获得自主发展,使学校的教师团队日益强大。
一位好校长一定会锻造一块好品牌。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在合格的基础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品牌,杜郎口中学的“自学超市”也是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活力。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颠覆不破的真理。
一位好校长一定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好学生。学生的模仿力是极强的,它远远超过教师对校长的效仿。试想,在一所学校里,有了好校长,又带出了一支好队伍,形成了一股好风气,树立了一种好理念,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上行下效,学生能不健康成长吗?能不成才吗?于是,优秀的学生将会层出不穷。于是,一所好的学校便诞生了。
所以,我们始终可以坚信:一名好校长,的确就是一所好学校。用人者不可不慎:一定要把身正品正、德才兼备者放在校长的位置上。身为校长者更需铭记:居其位不仅要谋其职,更要称其职。否则,小则误人子弟,大将误国误民。谨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