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居的幸福时光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42)


人神共居的幸福时光

    我们在阅读《圣经·创世纪》时,不难看出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是快乐的,上帝创造人类之初也是快乐的。他的快乐来源于那种开天辟地的成就感,来源于对自己这种造物行为的自我满足甚至陶醉,来源于身边众多精灵的齐声赞颂。

    现在我们来看看《圣经·创世纪》里怎么说: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浊,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见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一日。(《创世纪》)

    这是“第一日”,也是神的第一项创造。或许,当神说:“要有光,”的时候,他大概还是试探性的,连声音都低得近乎自言自语。结果,真“就有了光”,他的创造力第一次得到了验证。这时,他肯定满怀欣喜,那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欢愉,但他所表现出来的快乐却是有节制的:“神看见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仿佛一位艺术家在向人展示自己的处女作,心怀欣喜,急切地期待着人们的赞扬,却又故意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他的期待是应得的,他的创造确实值得赞扬。约翰·弥尔顿在他的长诗《失乐园》里写下了这样颂词:

    天国合唱队瞧见东方的光明

    最初从黑暗喷薄而出的时候,

    ……他们庆幸的

    欢呼充溢这空旷的宇宙的球体,

    弹起金色的竖琴,赞美上帝

    和他的工程,歌颂他是造物主,

    在第一个黄昏和第一个早晨都颂扬。”(弥尔顿《失乐园》31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创造是快乐的,特别是当这种创造受到齐声赞美,广为传颂的时候,快乐更是被成倍地放大,令人陶醉。

    接着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了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神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二日。神在金色竖琴的伴奏下,在天国合唱团的欢呼、赞美声中神又接连创造了海洋、陆地、青草、树木、日月星辰、雀鸟、鱼……

    弥尔顿在他的《失乐园》里继续赞颂道:

    ……光秃的大地,以前

    荒芜不毛,不雅观、丝毫没装饰,

    就生长出嫩绿的青草,朝气蓬勃,

    让大地穿戴得到处青葱碧绿。

    接着,各种草木,也突然鲜花

    怒放,万紫千红,使地面五光

    十色,香气扑鼻……

    树枝挂满了累累果实,或开着

    宝石般花朵。群山都覆盖着修林,

    山谷、泉畔长满一簇簇果树,

    河流都镶着长堤,人间如今

    像天堂,是神愿意居住,或乐于

    遨游的胜地……(弥尔顿《失乐园》321页)

    ······

  如今上天的光耀盛极一时,

    伟大原动力的手臂一旋转行程。

    天体便开始运行,地球盛装

    艳服欢欣地绽露笑容,水陆空

    到处是飞鸟、游鱼、走兽,成群

    结队……(弥尔顿《失乐园》330页)

 

    神打量着自己的创造物,这“像天堂”般的世界,越来越高兴,他突然做了一个对人类意义重大的决定:造人。也就是从现在开始,他为自己的烦恼埋下了祸根。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天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行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他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神看着一切所造的物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六日。(《创世纪》)

    在这六天里,神一边创造,一边自我欣赏,一边接受天国合唱队的欢呼。他一边创造着,一边自言自语似的自我夸奖,“神看着是好的”。到了第六日,他的兴奋更是溢于言表:“看哪,我将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而且,“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甚好,不是一般的好。

    作为人类的圣经,《创世纪》略微详细地描述了人类诞生之初的情景。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到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灵活的人,名叫亚当。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纪》)

    神对人是慷慨的,将他安置在赏心悦目的花园里,给他食物,给他工作。然而,神并没有放弃对人的制约,即一旦你偷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就要对人进行惩罚。内心深处,他或许对人是不信任的,至少是有所防备的。在这里,神是人格化的,他像人对待人一样小心谨慎,处处提防。

    神对人不仅是慷慨的,对人的关怀照顾亦是无微不至的。考虑到他独处的寂寞,神又费尽心力地专门给他造了一个配偶。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到那人跟前。那人说:

    这是我的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

    可以称她为“女人”,

    因为他是从“男人”的身上取下来的……

    当时夫妻二人赤身裸体,并不羞耻。(《创世纪》)

    不仅没有羞耻,而且快乐无比。据说,直到这时,直到亚当看见夏娃——这个美丽迷人的异性伴侣,人才第一次学会开心地大笑,才学会用笑容表达心中的快乐。

    法国作家让·诺安在其《笑的历史》里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千百万个世纪以前,人还处在夏娃以前的状态,和所有其它野兽一样没有表情,而且是它们当中最一本正经,或可以说,最阴险的。人在大地上行走,心中充满恐惧和忧郁,他那急促的目光不断地左右搜索……这搜索目光反映出他内心的恐惧,唯恐遇见那些凶猛的野兽,如果人不能杀死这些野兽,吃掉它们,它们就会扑上来,咬死然后吃掉人自身。

    那时,只能看到咧着嘴的狞笑,狰狞地笑着,随时准备吞噬,人也狞笑着,挥舞手里的大棒,大地上到处都是狞笑……在这个世界上造物主创造了一切,唯独没有微笑、笑和亲吻。人感到筋疲力尽,感到悲观,孤独而痛苦,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厌倦。一天,人终于得到怜悯,神使他沉入梦乡。

    当人第一次熟睡的时候,他做梦了。在梦中,他收到一份新奇的礼物,竟是美丽的女人。她凝眸一瞥,便使人产生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奇特感觉。早晨,当人睁开双眼,他果然就看见了夏娃——那位梦中人。于是,在世界上,人第一次,而且从此以后,每当人瞧见一件令人赞叹的新鲜事物时都会做出如下动作,大张着嘴,因欣喜而发呆。

    然而,由于下颌骨的动作十分奇特而罕见,他又是如此笨拙,以至于夏娃看着他,也做了一个动作,这在夏娃是第一次,但从此日复一日,她总伴着爱情重复这个动作,冲着人爆发出一阵大笑,就这样,夏娃在大地上第一次发现了这个奇特的生命信息,它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环境:笑!……

    当两个人笑够了,夏娃又发明了亲吻。他们笑够了便亲吻,然后再笑,再吻,他们就这样笑着,吻着,赤身裸体地步入了洞房。

    弥尔顿写道:

    “……她朝霞般满面红晕,

    我领她到了新婚的内寝。全天国

    和众星座庆幸欢欣,此时此刻

    都放射他们最绚丽的光彩,地球

    和每座山头都流露出喜气洋洋,

    鸟儿欢唱,清风徐来,向树木

    沙沙诉说。风翅儿刚过,玫瑰

    怒放,芬芳的低丛香气四溢,

    融融而乐,直到欢愉的夜莺

    奏出婚曲,催宵星赶紧到

    山巅上点起洞房花烛的明灯。

    我这样告诉你我全部的情况,将我的

    故事归结到人世幸福的顶峰……”(弥尔顿《失乐园》365页)

 

    这是一段人神共处的快乐时光。人很满足,神也很满意。这差不多是宗教典籍中最具情节性、最人性化、最有情有义,同时也是最具思辨性的关于人与神之间关系的描述。由于人像婴儿般天真无邪,甚至连自己赤身裸体都不知道更不在意,所以他们很满足,很快乐;由于人是由神创造的,温顺的,忠诚的,所以神也满意,很快乐。

    《圣经》一开篇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人类快乐的范本,那就是人神共居的幸福时光。

    

下篇:杨黎光·《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之四十三  诱惑是人类的烦恼之源

 

 

杨黎光网站:http://www.yanglg.com/  

 

敬请关注:  系列博客《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已经成书。

共12章,25万字,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插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