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敢撞我渔船?(原创)


 

 

网络新闻:

 

·97日上午: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

 

·98日凌晨:日本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对中国渔船船长实施逮捕

 

·910日晚间:日本法院批准拘留中国船长10天至919

 

这几日一直关注“钓鱼岛撞船事件”,心里有些想法,本想早几日就写出来,但内心比较纠结,总是想再观望一下,看看事态的进展和政府的表现,希望能出口气。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我想象般简单,时至今日我所看到和听到最多的就是来自中国外交部例行式口号“坚决反对”、“强烈抗议”等,在日本并不买帐的情况下,我不知道这些口号到底还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我看到中国的百姓早已坐不住了:不少民间人士自发组织保钓行动,亲临钓鱼岛宣示主权;也有人在日本使馆门前抗议;至于网络上的讨论早已爆开了锅,很多人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愤怒。

 

官方的沉寂与民间的愤怒形成鲜明对比,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到底是怎么了?

 

站在一个广告人的角度,我们要学会透过事件的表象看到本质,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洞察”,我浅显的分析几点,望大家莫见笑:

 

一、 笼中之虎,野性全无

 

大家知道,中国领导人自毛主席之后,再无战事,最近的一次也就是76年越南自卫反击战,研究过该段历史的人都明白,就是这一战中国也打的相当含糊,早已没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的勇猛与士气。

近些年,中国经济在邓小平的部署下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发展,经济实力是上去了一大截,取得不少成就,中央新闻每日吹喊GDP上升多少多少就是见证。经济发展了,人民军队却跟不上步伐,这就好比是“笼中之虎,野性全无”,说的是原本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森林之王---老虎是多么的勇猛,谁见谁怕,但一旦收于笼中,每日好吃好喝伺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还有专人刷牙,漂亮体面得很,日积月累,再往笼中扔一只羊羔,那老虎看都不看一眼,为什么?惰性和依赖性已形成也。

我认为一个国家和军队的管理亦如此,我国军队长期未战,实力到底如何?新闻成日报道中国研制这武器那武器,尚不知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乃是人,人都没有意志了,给你再好装备也没用。

 

二、     经济虚涨,瞻前怕后

 

刚才说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我觉得可褒可贬。总体经济水平提升了不假,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对外国依赖性大,生产产品附加值低,对日美这等国家的经济依附自然不浅,真要动起武来,那肯定是要考虑到国民经济的损失,前怕狼,后怕虎,外交政策一贯柔弱。

前些年,美国飞机炸我南联盟大使馆,事态何等严重,也就是来个“强烈抗议”,好在美国佬还给我们留了点面子,口头上认个错,也好安抚了中国民心,算是侥幸过关。

这次不同,日本的强硬态度势不低头,公然发布新闻说“钓鱼岛属于日本领土”,居然还把中国船长活生生的判了刑,你奈他何? 要开打吗?美国佬的航母就在附近,思量再三中国始终没见实际行动,有日本学者分析此次事件中国政府领导人表现“老奸巨滑”,我看“老”是老了,奸没看出来。

 

三、     内乱未安,外忧不断

 

还是经济引发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爆炸性增长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行政腐败案件等已经疲于应付。照我说某些地方政府官员也确实是不争气,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出丑闻:910日某地因为强制拆迁引发群众自FEN事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然到今日也未看到官方给个公正说法,不知是因为心虚还是有口难辩,但百姓的知情权和发言权却是不会等你了,很多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口诛笔伐。

兵法上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想一个国家团结一致对外,就要先清除这些国家机器上的毒瘤,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那不叫本事,有本事上日本人哪儿逞能去。

 

我希望这篇文章中的语句不要因为触犯违禁词而被“河蟹”了,不然以后想找个说真心话的地方都没了,就真成了社会的悲剧了,我不是愤青,但我同样拥有一颗爱国心

 

最后,我祝愿中国渔民早日、平安归国,与家人团聚!

 

朝老五

2010913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