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公司破茧


  导读:国新公司成立后,央企整合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整合方式也将由以往的“合并同类项”为主变成未来的以退出市场为主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有关人士向《上海国资》证实,“中投二号”草案已得到国务院认可,正向各部委征求意见。被外界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暂命名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国新公司),国资委新闻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公司正处于最后审批程序,但公司的定位和运营模式等问题尚无定论,具体细节暂不便透露。”

  “按照国资委确定的中央企业布局,央企最终将保留80至100家,而成立国新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把央企中规模较小、经营不善的合并重组掉,并且其重组方式更具市场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导文宗瑜告诉《上海国资》。按照方案,这未来的80至100家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将具有“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等鲜明的特点。

  

  减轻国资委压力

  12月31日,国资委网站公布: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至此,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131户调整为129户。随着国资委制定的央企整合方案时间表在2010年即将到期,按照国资委原定计划,还将有至少29家央企需在1年时间内完成整合。

  “要在短期之内把国企整合到100家以内,国资委的压力非常大。”文宗瑜认为。因此,国资委本身对国新公司的期待是非常大的。国资委规划局官员此前透露说:“未来新成立的这个公司不仅仅是为了打包一些中小的央企,帮助央企的重组或者是承担安置职工等任务,未来它还需要考虑将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企业做强做大,它还会配合其他央企股份制改革,帮助这些企业做大做强,而上述功能都需要通过资本运作来完成。”

  “国新公司可以在经济低速阶段缓解国资机构的压力。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为央企利润的高速增长创造了条件,而且掩盖了部分央企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周期进入低迷阶段,部分央企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会充分暴露出来,尤其是一些规模小且经营困难的央企,会暴露出更严重的问题。”文宗瑜说。

     

  第三大资产运营平台

  国资委自成立之后,一直在进行资产管理公司的试点和研究。因为国资委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根据国务院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而靠国资委本身去直接管理130多家央企,难免力不从心。因此国资委迫切需要搭建一个或多个资本运营的平台,以后只要管理好这几个平台就可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运营平台。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单位,国开投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中发挥着国家投资控股公司的独特作用。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公司逐步形成了“股权投资——股权管理——股权经营”和“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独特运作模式,即资本投入获得股权、股权管理提升企业价值、股权转让或股权经营分红获得收益,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而诚通集团作为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的重要平台,在企业重组、业务整合、资产处置方面成效也十分显著。目前该集团拥有3家专业化的资产经营平台,从事产业整合、不良资产处置、企业改制、企业托管等工作。

  业界认为,一旦国新公司成立,国资委在资产管理方面将拥有3大平台,只不过国新公司的股权重组职能将远远超越前两者,其资产规模将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

  

  方案即将公布

  对于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资本运营公司来说,成立的过程十分复杂。据某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早在2009年年中,国资委就已经将国新公司的草案上报国务院,在得到国务院的认可之后现在开始就下一步具体的操作环节向各个部委征求意见。

  “新成立一个国有企业,按照规定需要财政部、发改委等宏观部门的批准,需要履行相关的程序。”该人士表示,同时他还透露说:“这个新成立的国有企业还是有级别的,而且会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国有企业,因此财政部等部委,包括国务院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签署意见。例如说新公司领导的行政级别,我们报肯定是报的正部级,但是国务院能不能批现在还很难说。”

  此外,目前在技术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据一位接近国资委人士透露:“按目前的想法,国资委未来会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用于增加资本金的款项,转移给这个新公司,这里面就会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例如说如果这些款项都要算成这个新公司的注册资本的话,这就意味着这个新公司每年都必须变更注册资本。”

  但文宗瑜认为,当前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试点的顺利实施已经为国新公司争取资本注入创造了条件。从200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构成看,270亿用于央企新出资和补充国有资,约占2008年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额的49%。因此,国新公司可以申请从2009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获得国有资本注资。当然,具体结果取决于国务院批准的中央本级200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29家央企或将被整合

  好事多磨,虽然历经曲折,但国新公司的成立之日已经不远。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央企数量是196家,此后国资委采取纵向一体化、合并同类企业等方式进行了多次整合,6年间央企数量减少了60多家。

  而这些重组,多是央企间的内部整合,几乎不见企业退出市场的例子。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国新公司成立后,央企整合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整合方式也将由以往的“合并同类项”为主变成未来的以退出市场为主。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2010年要继续推进劣势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势国有企业依法、有序、平稳退出市场的通道。

  2009年10月,国资委公布了《中央企业2008年度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表》,随着此次央企账单的公布,其未来的重组路径也变得更为清晰。分析此次公布的数据可以发现,央企收入和利润集中的趋势在持续。营业收入排名前10位的央企,营业收入总额占全部央企营收总额的近50%。而资产规模低于10亿元的央企组成了“小不点”阵营,其中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以国有资产总量0.7亿元的规模排在最后,和中石油的55574亿元差距达到8万倍。在规模排后的央企中,科研院所占据了半壁江山,此外还包括中商企业集团公司、中国印刷集团公司、中国林业集团公司、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等竞争性领域的央企。记者了解到,未来,国有资产规模排名在后29位的企业都有可能被装进资产管理公司。

  “首批装进去的央企,目前确定的有10到17家,属于国资委直接管理,资产总量较小,经营状况一般的;其次是股权多元化的央企。”国资委知情人士向媒体.

本文出自《上海国资》 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