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房,谁丢了谁的脸?


绯闻、澄清绯闻、规则、潜规则、明星、大腕、星光大道、颁奖典礼、首映礼、开盘仪式、做负面、软稿、黑社会、托、假唱、替身、数据失真、假票房、假销控、假按揭……OMG!

有时恍惚,咱们这干的是娱乐行业啊。

是谁说“一切行业都是娱乐业”来着?

太前瞻!太精辟!

 

从专业角度,咱们的房地产确实已经被分了级了,分了类了。

政府,媒体,各类专家及伪专家,还有你,我,他,却只是单一逻辑看世界。

结果,没完没了的折腾。没完没了的吵闹。

能不能学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电影分级管理,先给商品房分个级?

能买的,不能买的;该管的,不该管的;该做的,不该做的……

都分个级,立个法。

免得领导不高兴,免得一刀切,免得骑虎难下,免得失信于民。

百度上说,“中国对电影的审查,实际上则是通过对电影中某些镜头的删减,以达到‘让所有年龄的观众都可以观赏’的目的”。

这就是咱们的所谓电影审查制度。

也是咱们的所谓“宏观调控”的本质。

中国13亿人同看一部电影。

中国13亿人同住一类房子。

不可怕吗?

不耻辱吗?

 

有人嚷嚷开征商品房空置税。

有人嚷嚷上海别墅8成空置。

无知不可怕。

可怕的是利用无知。

买了房空在那是人家的权利。

买了别墅不住是人家的权利。

土地国有。

买了房没有产权也就罢了。

现在连使用权也要拿走?

还有王法吗?

 

公租房,是民众的福利。

政府定价就得大大低于市场价。

就得补贴。

否则就是虚情假意。

否则就是与民争利。

 

土地闲置黑名单出来了。

据说政府和开发商各占一半责任。

众媒异口同声讨伐开发商“囤地”。

唯独政府处身事外。

卖地是它。

收钱是它。

失信是它。

收地是它。

挨板子的不是它。

什么世道?

 

房产税。

也很搞。

前戏之久。

呼声之高。

言之凿凿。

不了了之。

谁丢了谁的脸?

谁放了谁的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