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三个基本问题:问题一,HR应该忙什么?我们的工作方向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伙伴?问题二,HR应该怎样忙?我们的工作模式是什么?问题三,HR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作为合格的HR高官,全方位的能力素质是什么?这是三个基本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本论坛嘉宾将与您分享其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如何践行,和您共同理顺思路,突破工作中的瓶颈,助您达成企业发展的共赢!
白文杰 摩根士丹利中国区人力资源副总裁
摩根士丹利中国区人力资源副总裁,HRA常务副会长。曾任职于IBM人力资源部12年,经验涉及人力资源各个领域,历任IBM中国区人力资源运营经理,IBM大中华区薪酬福利总监及IBM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中欧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
谢克海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人才官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人才官(CHO),HRA常务副会长。曾任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获北京科技大学与加拿大McMaster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合作培养项目硕士学位。曾在北京科技大学任教,从事管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后在英国Lancaster大学从事课题研究;1995年加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1999年被派往德国西门子总部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
问题一,HR忙什么?
谢克海:今天讲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我们平时思考的,我们通过探讨想让大家明确HR战略方向,理解HR工作重点,建立HR核心体系,体现HR战略意义,塑造HR人综合素质,实现HR的伙伴价值。
先说我们HR忙什么,很多HR说我们没有得到重视,没有资源,我们和总经理、业务部门没有共同语言,做的事情在业务经理心里没有效果,业务人员对我们没有谢意,忙来忙去也不认可我们,我们没有话语权,这是很多HR人的感受。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呢,我觉得首先是我们做的事情有价值,这些事情可以解决。
我提了四个思考点,第一个叫做内在需求,我们HR一定要了解并且满足我们客户的内在需求。什么叫内在需求?我们的老板并没有向我们提出来什么具体要求,是你要琢磨,你要去想。企业要发展,企业发展的需求就是内在需求,所以有人说HR的工作有两件事情,一个是HR的战略行动,第二是围绕战略行动提供非常好的服务和咨询。
第一件事情恰恰是很多人没有做到的,做人力资源的人要思考:我的贡献是什么,我能够做出的战略贡献是什么,战略这两个字一定要加上。当你做不出战略贡献的时候,你就是一个简单的服务提供者,不可能是战略伙伴或者是业务伙伴,只有做到了战略贡献,才真有价值!德鲁克大师讲过“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结果上,我能贡献什么”,今天我加上战略两个字,战略贡献,这完全不是一回事。你在服务的岗位上,有没有战略贡献,这是第二我想说的。
第三,人力资源的工作重心,把所有的工作列出来,问你的客户,当然也包括你的员工,“我们有这些服务,哪些对你来讲是满意的,哪些是重要的”。但是容易犯的错误是泛泛去问。我强调的第三点,询问对象,要询问真正关心公司长久发展的这些人,真正关注公司利益的人,真正关注公司成长的人,因此有可能问的人是级别很高的领导和领导们。
第四点是我们的HR,我们的价值是什么?管控?咨询?提供服务?我们该忙什么呢,我们的重点该在哪呢?我个人不想把三个对立起来,但是如果三个均等用力就一定错了,我认为作为战略伙伴,特别不容忽视的是战略管控。
白文杰:对HR应该忙什么事情,首先我认为人力资源的工作就是一个平衡,我们要平衡什么呢?我们人力资源做的事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人,另外一个是做事,所以首先是怎么样去平衡人员合作方面的事情。做事情,人力资源的工作有很多琐碎的事务的,我们要不厌其烦地处理好。为人,就是怎么样在公司能够成为战略伙伴,不管是对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员工,我们HRD的团队,对外还有政府、人事、税务局等,都要打交道,我们怎么去管理360的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的工作就是要以人为根本。
第二个平衡是利益,公司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其实这两个利益它是圆的,员工有利益,不代表公司就没有利益,公司有利益也不代表员工就没有利益,能够让公司有盈利、有利益,然后才能有更多的员工有工作,才能够让这些员工有福利、员工有利益,才能激发工作效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但是我们要考虑到公司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中间怎么取舍的问题。
第三个平衡是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平衡。有很多项目是个人得利了,但是对于集体来讲没有多大利益,也有可能有一些项目是大家得利,但是对某些人来讲是利益受损,怎么让我们的大集体得利,这也需要平衡。
另外,平衡公司内和外,外要受整个经济环境、劳动力市场环境、政策影响,这些都跟人力资源密切相关,一定要去抬头探路,不只是低头赶车,希望能够创造这样的一个机会,能够看到外面是怎么样的。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是要平衡现在与未来,所谓现在,可以是被动的,有人让我做什么样的服务,我就做什么服务,领导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但是你有没有想到未来,这个公司发展五年以后,十年以后,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领导,需要什么样的团队,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让这个公司长期经营下去,这个是我们人力资源要去思考的问题。如果你能从现在看到未来的话,我相信你能够是一个前瞻者,你就能够实现价值,这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
问题二,HR的工作模式
白文杰:具体来说,人力资源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大家做得面面俱到相对来讲也比较困难,有几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一定要实现的,就是人力资源的一些核心体系,这三个体系,这三件事情,大家如果做好了,我觉得人力资源它是能够体现战略价值的。首先是绩效薪酬系统,另外是领导力发展,还有经营雇主品牌,这三件事情应该是非常有深远意义和战略价值的。
打个比方,绩效薪酬体系,像一个人的话,它是人的骨骼,是支架,只有通过绩效薪酬体系才能分解目标,职责匹配,然后能够让每个员工发挥能力,让他们看到回报,有提升的机会。
领导力是什么呢?主将无能,累死千军,最上层的这些人可能只占团队的20%,但是这20%的人能够发挥80%的作用,我们怎么样让这些20%的人互相配合,发挥到极致,领导力是整个人体的血液,只有血液通顺了,整个人是健康的。
雇主品牌,大家想到了IBM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联想是什么样的公司,摩根士丹利是什么样的公司,你愿意加入,愿意在这个公司里面做三年,五年,甚至一辈子,它有重要的作用。雇主品牌就像人的皮肤,它是外在的,就是包装,如果没有这一层,你做得再好,别人不知道你公司是什么样子。
谢克海: 关于工作模式,首先是“讲清楚”。能不能把你的工作讲清楚,我认为有很多人做不到,因为讲清楚的前提是想明白,你能不能把你企业里面重要的事情真正搞明白并和管理层讲清楚,我多年的工作体会是很多人做不到,很多人把运营的事情和战略的事情混在一起。希望大家独立思考,比如,你要把事情说清楚,做什么事情对企业发展很重要。
第二点是“成体系”,我不多讲了。
第三点是“推下去”。推下去的时候,你要争取上下游的支持,国内的企业尤其要注意,不能仅仅靠得到老板支持就干了,这是不行的,你要跟你的下游和左右说清楚,要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推下去”最难。
第四点是“晒结果”。现代HR在具体事情上不应该有过大权利,比如招聘谁、给谁涨工资,把谁淘汰,这也确实是业务部门的权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具体事情上不争权利,应该要宏观上的影响力。比如,把握工资的总体涨幅和确定涨薪原则。比如把你的企业那么多班子的情况讲清楚,形成系统的报告就会有一定影响力。要去晒结果,你去晒它,就有利于推动组织变革与进步。但是要想做到晒,要有具体的报告,而不是小报告。做HR要切忌,不要说张三说什么,李四讲什么,你该干的事情是系统出报告,白纸黑字,敢于负责任,用系统方法,全面想问题。
问题三,HR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白文杰:首先HR需动业务。关于业务知识这块,大家有一个误区。我和销售人员、市场研发人员了解这个产品,客户怎么想的,怎么去卖这个东西,其实不是。要了解对业务的语言,第一个要看公司的财务状况,能不能知道公司这个季度和这一年,到底是赚多少钱,什么方面赚钱,哪些业务不赚钱;花了多少钱,在人上花了多少钱,有多少是固定资产,有什么投资项目,这些如果能看得懂,说明你对业务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你要知道你的公司重大客户,你们在谈什么样的项目,你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根据这些公司里边的重要事件,推导出来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样的事情。然后怎么去看绩效指标,做员工满意调研的结果分析,做这些事情。这个需要花时间,只有在有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这些到底怎么能够对战略有帮助。技术就不说了,现在有这么多的咨询公司,这么多新的模型,新的支持,我们可以不断去更新。
其次,个人信誉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一块,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觉得首先是营造信誉,做得越久,能够越专业,越职业,能够有一个专业和职业的表现。有两个原则,首先是与人为善,成人之美。这个我觉得很重要,不管什么样的事情,哪怕必须要去做裁员,你要给大家争取比较好的离职补偿金,与人为善。人家有什么样的一些机会之类的,你要成人之美,就是建立自己的人缘,人脉,人际关系。尽量要雪中送炭,不要落井下石,你不要说看这个人不行,这个人不灵,这人不是好人,做HR要非常职业,非常专业,讲究前因后果,就算真的让人离开,也要希望他将来有一个更好的职业前景。还有要学会微笑说不,关上门的时候,你要学会开一扇窗给别人,给人家一种建议,刚才讲的是个人怎么样去为人这方面的。
第三,影响力是很重要的,不是哪件事你要签字,你说同意才同意,HR的尊重是你赢来的。影响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自信与自尊,不管你是被别人说跟业务部门起了冲突也好,有些事情必须得去做,有一些时候被人家误解。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自信,我做了什么事情,心底无私天地宽。还有开始讲的平衡,我要站在中间的,为了公司的利益,大我、小我怎么样去平衡。
第四,积极的心态。任何事情换位思考,有了积极的心态,什么事都能够看得开。我总结了几句话,心底无私,宠辱不惊,收放自如。什么时候该你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不能老抢话说,要收放自如;该你在聚光灯下你要好好表现,该你做后台支持的时候,你就要让别人唱戏。
我们是职业者,在职场上有失败也有成功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要有一个淡定从容的心态去看待每一天工作的得失,或者这一段职业生涯的得失。如果做得不成功,你就要总结经验教训,从头再来,这是很重要的。让自己的软技能,综合素质提高,你就是一个非常职业,非常从容的,永远能够给别人建议的,总能看到别人每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知道整个组织需要什么的,一个合格的HR。
谢克海:围绕着人力资源的基本要求,我重点讲三点。
第一要认同公司,不管在哪类型企业,首先要真正认同公司的目标战略,真正认同你的上级和你的同事,这点很重要。你如果抱着打工的心态,到那之后是做客的心态,肯定什么事也做不好,你就不可能有战略性的意识和战略性的贡献,只有真正认同了公司,特别是认同了你的同事,上级,你周围的人,你才能真正想和大家在一起做点事。
第二点是思考人力资源如何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做出战略贡献。你必须有战略意识,思考战略性问题,这和第一点即心态高度相关。
第三点要把活做得特别细致,特别专业,在细节上尽量达到无可挑剔的程度,专业创造价值。HR人一方面要思考战略性的方向,同时把每一件事情做得非常细致。
我做一个总结,我们要发现内在需求,做有战略价值的事情,要思考我们是管控,咨询,还是服务?我们学会说清楚,建体系,推下去,晒结果,第一点说清楚,第四点晒结果,我们外企比较强调建体系,细落实,国内企业我觉得说清楚方面好一点,后面三项会比较弱。人力资源的基本要求:要认同公司,要有战略意识,要尽力把事情做到极致。
全文发表于《人力资源管理》杂志社2010-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