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木制品企业试水建材下乡
建材下乡政策尚未正式出台,木制品行业已经提前“进军”农村市场。目前,发展林产工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中国林产工业协会8月21日宣布,全国木制建材下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首批试点活动时间将持续到2011年1月31日。
一、14家木制品企业试水建材下乡
首批木制建材下乡试点区域为山东、湖北、陕西、重庆、四川、浙江、江苏、福建及黑龙江,试点地区的农民在购买指定地板、木门产品时可以享受到企业不低于15%的让利。
富德利地板、久盛地板等14家木制品企业宣布结成“下乡联盟”,以木地板和木制门作为“下乡”的首批产品。
二、木制建材下乡企业力图开拓三四级市场
有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农村每年新建农房和公共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以建设每平方米成本为1000元来计算,每年至少需投入100亿元,这个数据让众多家居建材企业看到了希望。
在首批14家木制建材下乡企业中,大多是力图开拓三四级市场。圣象地板正在构建非常密集的农村三四级市场网络;定位中高端却想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其高品质产品的浙江梦天木门,计划在“乡下”开一些便利店和一个维护中心,使农民购买产品后能享受到便利服务;在福建,福人地板已经在乡镇建立起68个专卖店,在整个省共建营业网点近200个。
石峰直言,建材下乡不仅惠农,而且对扩大品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起到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建材销售如何拾起价格上的“软刀子”

三、木制品建材下乡遭质疑
1、农民是否能真正享受到“下乡”的好处?
此次对12个省展开的短期试点工作被业界视为“破冰之旅”。“没有政府补贴,只是企业自主让利,这跟企业联合促销有什么区别?”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
首先,15%的让利对农民的“诱惑力”并不大;其次经济上,不是由政府直接给予农民财政补贴,而是企业以比市场现价至少优惠15%的价格直接“补贴”给农民,并且下乡企业名单也不是由政府相关权威部门挑选的下乡企业,而是企业自发组织参加。企业是否能真正享受到“下乡”的好处?
2、企业让利15%是否能落到实处?
家居建材一向都不是明码实价,标价虚高的现象已成为行业惯例,谁知道会不会有个别销售网点抬高标价再打折呢?这样的担心未必是危言耸听。大到家具小至简单的白炽灯,家居产品从出厂到被消费者买回家,其中的层层加价,往往会使价格翻好多倍。这样的担心是不是危言耸听?
编辑推荐:建材销售如何拾起价格上的“软刀子”

四、消除顾虑 有策略
1、签署“自律公约”
为避免以“全国木制建材下乡”名义误导农村消费者,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14家参与下乡试点的木制品企业宣布结成联盟,并共同签署了“自律公约”。
2、三级质量监督抽查方案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表示,为了确保下乡试点产品的质量和规范运行,对建材下乡试点企业将采取三级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先企业自查,再企业间互查,协会再联合相关单位对试点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查。严禁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充当下乡产品的行为,同时严厉打击借木制建材下乡之名制假售劣、坑农害农。
3、公布产品最高限价
参与此次木制建材下乡的14家企业显然也顾虑到这一点,为此他们的策略是公布产品最高限价。如重庆星星套装门“下乡”的主打产品——竹木复合室内套装门,根据不同地域控制在650元-1000元之间;浙江大庄的竹制地板最高价每平方米不超过180元。除此以外,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也对“下乡”产品的价格提出了最高限制。
本次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组织的建材下乡是一次尝试,也是帮助木制品企业打开农村市场的良机,更是让农民消费者真正受惠的举措。在本次木制建材下乡过程中,15%的幅度不享受国家补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全依靠企业自律和协会监督,究竟本次建材下乡能否得到消费者好评,还需要由消费者用时间来检验……(编辑雨林)
编辑推荐:建材销售如何拾起价格上的“软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