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人基于自己的各种约束条件作出了某种决策,那么在决策时刻他一定是认为自己作出了最佳的选择,既然一个人可以在众多约束条件下选择最佳的路径,那么把全社会成千上万人的最优决策整合起来不就是全社会最好的路径了吗?不少房地产市场调控论者不管是属于唱多还是唱空的派别,基本上都遵循着这种思路。表面看上去,这种思路没有错,但细细一想,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1、最优的标准是什么?全民吃辣比全民吃醋更值得选择吗?如何来判断是否达到了最优?让每个人去吃醋民意中心去投一票吗?
2、每个人的最优选择加总一定是全社会的最优吗?最漂亮的眼睛加上最漂亮的鼻子加上最漂亮的各种脸上零部件一定是美人吗?
3、如何来整合每个人决策时所依据的各种信息?一个中央决策中心能够胜任信息处理的工作吗?
4、当不同人的选择存在冲突时,如何整合起来?也就是说一个人想向左走,另一个人想向右走,整合一下,两个人站到原地不动?
5、整合每个人选择的中央决策中心是否天然比每个个人更有决策优势?比每个人更聪明?更理性?更不会犯错?
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列出一大堆,最为核心的结论是,一个整合所有人最优选择的集体最优选择是不可能的,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社会中总会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无视这一点,不断地提出对社会左调调、右控控,从来不相信每个单个的活生生的个人会作出正确选择,为了这些活生生的个人更好地活下去,需要这些道德上极为优越的、智力水平超群的调控手代人进行选择,这真是可怕的、致命的自负啊!
比如,在房地产市场的各种争论中,牛刀就是调控手的“优秀代表”之一,当然他从来不问房价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要采用政策把价格降低50%就是调控到位了,就达到牛刀先生的目的,致命的自负还可以理解为自信,但是误以为他比市场、比每个人基于其约束条件下的选择更胜一筹,就不是自信,而是荒唐的极度的变态的自恋了。当他相信比世界上每个人都更聪明时,每个炒房者都是坏蛋时,他已经迷失自我了。我们可以运行行政手段市场的名义价格调整到牛刀先生认为的合理水平,但不要以为市场价格只以名义货币值表现出来,我们还要考察非货币的各种代价,这种代价同样是价格的构成部分。进一步而言,市场价格是市场上各个参与者分别分散决策的产物,市场是整合供求信息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机制,反映了资源应当流向何处,不管是基于何种看上去善良得让人心疼的目的的人为调控,都只会造成破坏,只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只会使离我们欲达到的目标越来越远。
永远不要认为普通老百姓的选择是非理性的,永远不要认为自己聪明到可以操控市场,同时,永远不要认为鼓吹降低房价就是为民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