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国企春秋新论语11


 

  用人之现象与事端5  大郎唯才

  在一个国企的知识分子中,曾流传着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你还是人才?我怎么没看出来?”而且说者和听者都流露出面带苦笑却很无奈的表情。

  这句话如何流行开来?原来是这个企业中有个知识分子,还是高级工程师,曾向企业的人事部门表示过要发挥人才作用、体现人生价值、为企业做出大的贡献的心迹,而主管人事的企业高管竟当面讥讽他说:“你还是人才?我怎么没看出来?”于是,这个高级工程师感到灰溜溜的,感到很是压抑。后来,这个高级工程师跳槽离厂,还引起了连锁效应,许多知识分子、中高级人才也选择了“背井离乡”,弃企业而去。而“你还是人才?我怎么没看出来?”这句话,作为对公司高管的一种讽刺和鄙视,就在知识分子中流行开来。

  一个企业有了这样的流行语,让人感到的是在这里工作有一种没有出路、不能体现价值、管理让人失望的压抑氛围。

  同类的事情也多见于职工成才的过程中,如有的国企平时也号召职工要做学习型职工,要一专多能,但对真参加了学习的职工,并不真支持。有个在机关部门工作的职工,想多学点知识,以便提高工作能力,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法律专业,不想这家国企的领导知道后,非常严肃地批评说,谁让你学的?是不是想跳槽,不予承认!对于那些参加各种专业自学的职工,则时刻提防他们想脱离一线,对学成了的采取一概不予承认的政策!还有的职工主动干了些自己认为有益于企业却非自己专业的事,招致的不是表扬,却是非议,是“多管闲事,想逞能捞点外快,动机不纯”的非议。

  那么,谁是企业的人才?有位管人事的企业高管曾明确说过,能管人的才是人才!一个几千人上万人的企业,只有那几个在高层位置者才是人才?虽然那几个在企业高层位置上的人闻后窃喜,但却是错谬百出的人才观!这种视自己为人才视群众为群氓的企业人事干部,其实比武大郎还不如,武大郎还知道西门庆和武二郎都比自己高。这样的人事干部也不会干人事,干不好人事。

  正是因为有了人事权,有了“管人的才是人才”的观念,管人事的企业高管就很容易在私下和公共场合讲出这样的话来:是我让你们进厂的,是我让你提升的,是我给你嘉奖的……实际上,在有些国企中,这些话已经讲得很多了。这种讲法不仅大有要让人大感其恩的意味,而且大有感恩时一定要有实惠回报的味道。这恐怕才是问题的真谛所在。

  国企之中人才济济,关键在于人才开发,在于有一个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在于切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企业的科学人才观,应当定位在每一个尽心工作而又勤于动脑创新进步的职工都是人才,企业应当为每一个职工的才能发挥和潜能的释放创造条件。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企业却不能不让人尽其能,不能不让人释潜能。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开发人力资源,绝非视人力为成本也。在企业中体现以人为本,首先表现为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而尊重人才须有“不拘一格降人才”、“赛马不相马”的胸怀。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应像凝聚一块一块千块万块砖而终众志成城的粘浆,凝聚一个一个千个万个职工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