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样,别以为开发几个项目就以为自己是“品牌”了
李宗苗/文
今天现场感受了南京人“移民自在城”的盛况。448套房,1100多个认筹客户抢。开发商很厚道,不见机涨价,不“保留”房源,全部公开认筹客户姓名、身份证号,公证人员全场公证。美中不足是“大号”中签率高了点,虽然非人为因素,但于早早交诚意金的客户而言显得有些不公平,需改进。
一位没中签的年轻人无比沮丧:买房要是不用排队,不用碰运气就好了。我很理解,但也很无奈。在中国,碰上好房的机会不多,而租房住总让人心里不踏实。谁不想买套称心如意的房子安个家呢?虽然辛苦,虽然压力大,但也值啊。写到这里,我就在想,我们开发商的心真的不要太黑了,这都是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啊,为了一套房子,他们可以失去一些我们认为很宝贵的东西。
有一些开发商多开发了几个项目,多投资了几个城市,就以为自己是“品牌”了。其实不然,商品房是大宗商品,其中又饱含太多的感情、阅历、机遇、经验、体验等等在里面,需要持续投入,长年累月投入,甚至不计成本地投入,否则一时的荣耀说明不了什么,光环说褪就褪的。如果是普通商品领域,或速销品领域,倒很容易一夜成名。
有很多“外行”,看地产的钱好挣,纷纷进入。这个没问题,但如果他们还坚持以“一夜情”的思维去做房地产,注定会失败。
品牌,一定是能唤起人们美好记忆的东西,而不是刺激、投机、犯罪、没良心、偷鸡摸狗。地产尤其如此。韩寒说,“还有什么人,比他们更好”,房地产领域也是如此,再也没有比咱们老百姓更值得我们去善待的了,我们怎么能忍心让我们开发的产品很粗糙,让我们的价格很无良,让我们的服务很垃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