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大的食堂里面可以看到凤凰卫视中文台,据说在社会上一定是要有一定级别的人物才可以看到。或者可以说,进了北大你就相当于有了一定级别了。
2,北大的食堂要向非北大学生而在食堂就餐的人收取15%的费用。显而易见,北大食堂享受了不菲的补贴。在北大学五食堂,一斤水饺只需要7元钱。即便加上15%的费用,也只不过相当于8.24元一斤水饺。这个价格,我已经很多年没见到了。
3,北大图书馆近在咫尺,可是没有闲暇进去。据进去过的学友讲,在里面可以看到港台出版的杂志。具体是什么杂志,我没有去看。
4,北大的各个教室、包括食堂都有独立柜机或者中央空调,这么出色的硬件,比起世界所有大学来讲也不逊色。
至于在北大授课、开设讲座的那些人中龙凤,我就不赘言了。北大确实是为精英服务的。
why?
据五代时王定保著《唐摭言》记载。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得很的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就是说:“天下的有为青年,都已进入了我的圈套了!”
北大、清华、人大的学生,将来不是出国就是在国内做各界的精英。就像过去的举人,是被皇帝笼络的人。把这些精英笼络好了,就没有人领头造反了。当年董仲舒向汉武帝献治国三策,其中之一就是举孝廉,把天下有德有才之士收归统治集团内部。
想到这里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北大能得到这么多资源了。
本来教育应该是社会阶层流动的促进力量。可是在中国,教育绝对不是社会分化的平衡器,而是社会分化的加速器。各级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筛选社会的精英。越是精英,就越是得到更多的资源;越是穷人,就越是得不到社会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