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价该不该降?连任志强这样的“大炮”在一番分析过后,也得出在一些城市应该适当下降的结论。所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预言一个季度后“房价会有所下降”,真是有点大快人心。
不过,徐部长这个时间如此明确的预言,很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准备买房的消费者全都持币静等,一个季度之后需求突然爆发,那样最终可能又引发房价“报复性上涨”。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价格是受到供求影响的。因此,徐部长的表态,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政府有关部门宏观调控的决心,但不能以为在一个季度后房价真会跌到人人满意的地步,市场永远存在变数。
仔细研究下徐部长的话,他的话语里也已经有很多表示变数的词:“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应该说这是一种理性的表达,也需要理性的解读。一季度后房价下降是基于目前调控政策的合理推断,而不是对必然结果的“预言”。如果把这个推断当成“预言”是很不靠谱的。
另一方面,房价未来的走势如何,应该是有迹可循的。一个涨跌都突然到毫无道理可言的市场,一定是个不健康的市场。所以,如果部长的“预言”能够被民众看懂,比如因为供求发生了变化,因为哪几项调控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样的“预言”是才是可以信赖的。相反,如果只是因为政府显出了短期的决心,开发商为了长远的生存和利益,在一季度后短暂地配合下降价。这样地降价说明的不是“预言”精准,而是这个“预言”更不靠谱。因为这样的“预言”是违背市场的,部长取代市场是历史的倒退。我们不能永远靠着部长“预言”来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