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巴掌拍不响”是极其错误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是自小以来听过无数次的一句俗语。有道是,谎言重复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一直以为,我也没怀疑过这句俗语。事实上,从理论上讲,凡事都没有绝对的。就此而言,“一个巴掌拍不响”也是错误的。

    很多时候,一个巴掌可以拍响,有时还能拍得很响很响!

      比如强人欺侮弱者,“拍”的一下,一个巴掌打在弱者脸上,就会响得很厉害。如果按俗语来理解,那就只能怪弱者为什么要弱了,也就是说,弱者之弱是错误的。

     又比如,一个家庭,某方出轨,按俗语来理解,那一定是另一方有什么问题。但是,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出轨方或好色、或好财、或好逸恶劳、或贪图权贵、或无责任心等等,跟另一方关系甚微或者甚至根本没关系。但以俗语来说,就可以理解为另一方不帅(不美)、无财、无权、责任心太强也是错!

     再比如,某人也是强者,但却道德品质好,遵纪守法,遇另一个强人步步相逼,最终出手还击。此时,双方的争吵,是不是也叫做一个巴掌拍不响?其实,这方面法律上“正当防卫”倒是体现了某种公正

    “一个巴掌拍不响”,往往是过错方事中的借口、事后强词夺理的依据。而受害者在事后又因此无端蒙受委屈!

    人的本性如初生婴儿,无所谓善恶。但随时一个人的成长,人性开始表现出善恶特性;再随着一个人的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人性的善恶也可能出现转变。对于一个处于人性恶状态的人来说,对人性善者,往往是可以用一个巴掌拍响的!此时,我们难道还能怪善者太善?但“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观念,在此时往往可能促使善者转向人性恶,即所谓逼上梁山!

    可见,不据实分析,遇到矛盾就祭起“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俗语,是极其错误的,也是危害极大的!